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资源环境领域中“负价值”的理论界定与应用模型

发布时间:2019-06-07 10:26
【摘要】:"负价值"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斯蒂德曼在挑战劳动价值论中提出的。国内外学者围绕"负价值"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仍然没有达成共识。文章基于资源环境经济学视角,重新界定了"负价值"概念,并以联合生产作为基本生产系统,创建较为系统的"负价值"理论框架。同时,文章将这一理论引入资源环境领域,分别构建了基于"负价值"理论的一般模型、技术选择模型、资本有机构成模型以及物质与环境平衡模型,对污染物定价、技术分类和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Abstract]:The concept of "negative value" was put forward by British economist Studeman in challenging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had a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 issue of negative value, and still have not reached a consensu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conomics, this paper redefines the concept of "negative value", and takes joint production as the basic production system to create a more systema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negative valu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is theory into the field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s the general model based on "negative value" theory, the technology selection model, the capital organic composition model and the material and environment balance model to price the pollutant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政治经济学重大前沿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2AJL003)
【分类号】:F062.1;F014.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余斌;;从斯蒂德曼的非难看劳动价值理论及价值转形问题的计算[J];教学与研究;2007年03期

2 冯金华;侯和宏;;负剩余价值和正利润可以同时存在吗?——破解斯蒂德曼的联合生产之谜[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光伟;;企业价值构成问题再研究——理论解析与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李顺荣;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百年争论的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3 陶为群;;马克思再生产模型中的最高、最低积累率[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王璐;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百年论争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5 朱奎;价值、价格与劳动[J];财贸研究;2003年02期

6 杨文进;论马克思宏观性的货币理论[J];当代财经;2004年07期

7 杨文进;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J];当代财经;2005年05期

8 彭必源;国外学者对马克思劳动还原理论的误解[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9 彭必源;;马克思的各部门剩余价值率相等假定与国外学者的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10 梁泳梅;;对“与白暴力教授商榷”的商榷[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景贵飞;;产业扩张阶段的地理信息应用分析[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寿涛;;保罗·斯威齐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贡献[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杨文进;;“价值转型”的逻辑乱源——绝对量与相对量的混淆——略论“实体性价值论”与“生产关系性价值论”的不可统一性[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4 岳宏志;寇雅玲;杨燕;;转形理论是重建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5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基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新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白暴力;梁泳梅;;世界价值与国际价格的形成与效应——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分析[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马艳;严金强;李真;;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8 陶为群;陶川;;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最高、最低增长率[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住房金融政策对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的影响机制与政策选择[D];清华大学;2010年

2 庄三红;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刘东升;论服务产品市场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决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陈质颖;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人性思想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1998年

5 岳宏志;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寇雅玲;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宋丙涛;财政制度变迁与现代经济发展[D];河南大学;2007年

8 曹亚雄;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D];武汉大学;2003年

9 张鹏侠;劳动价值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碧虹;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文娟;基于内生成长的服务业跨国公司CEO收入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闫华;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3 赵兴洪;价值哲学视域下的发展价值观探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杨铁牛;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宋秀坤;论版权商业价值的评估[D];复旦大学;2011年

6 尚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7 孙懿;探析经济危机的本质[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谢丽;基于马克思分配理论的青海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青海大学;2011年

9 杨进汴;当前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董洋;当代主体价值选择的困惑与途径[D];山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志国;马克思“价值转形”的对称不变性解法[J];经济评论;2003年05期

2 白暴力;;实物价格理论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4期

3 丁堡骏;按照马克思思想研究斯拉法——答斯蒂德曼[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承训,承谕;论负价值范畴和现代"备防经济"[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2 白暴力;评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学说的所谓否定[J];经济学动态;2001年08期

3 杨承训,郭军;从资源、环境、风险透析负价值范畴[J];经济经纬;2003年02期

4 陶大镛;《政治经济学若干重大争论问题研究》评介[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5 彭必源;;对联合生产条件下价值决定问题的讨论与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6 朱钟棣;联合生产与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定理——评西方经济学界在剩余价值学说上的一场争论[J];上海经济研究;1990年01期

7 白暴力;关于“联合产品”价值量的计算──驳斯梯德曼对劳动价值学说的否定[J];人文杂志;1999年02期

8 张念瑜;;论斯拉法的联合生产体系[J];经济科学;1992年04期

9 朱富强;反效劳动、负价值与绿色GDP[J];南方经济;2005年03期

10 李慧凤;;从环境污染问题看价值理论的缺陷[J];商场现代化;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丁堡骏;;实物量关系分析体系究竟错在哪里?[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堡骏;;劳动二重性学说与实物量关系体系——关于新李嘉图主义的一个批判性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丁秋龙;;总制度经济学图[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4 朱钟棣;;价值问题上的挑战与回答——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各派观点评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5 丁秋龙;;总制度经济学图[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闽;和谐的成本[D];江西财经大学;2005年

2 方巍;环境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94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94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