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场域:经济社会学对市场研究的新转向
[Abstract]:The study of market in economics is main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fficiency, while the study of sociolog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market power system. Combing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sociology on the market, it is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is more affected by the greater power field outside the market.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relationship of the market and it is an interactive existence of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participating actors and the market. The research method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 is applied, and Pierre is used. Bourdieu's "field theory", which converts the concept of market into a kind of "market field", is a new turn in economic sociology to the current market research.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JYT840010)
【分类号】:F0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松博;;对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的再界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赵靖伟;司汉武;林秀梅;;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3 卜长莉;企业社会资本与吉林工业经济的振兴[J];长白学刊;2002年01期
4 蔡华林;企业集群内社会资本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论丛;2005年06期
5 陈新汉;市场经济与社会经济价值观念[J];财经研究;2001年07期
6 淮建军;刘新梅;;政府管制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J];财贸研究;2007年01期
7 潘伟荣,张露;上市公司“社会化”问题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任勇;政策网络的两种分析途径及其影响[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3期
9 张存刚,李明,陆德梅;社会网络分析——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10 陆德梅,朱国宏;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探微[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杨永福;“规则”的分析与建构:制度的社会网络基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陈又星;企业变革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李培文;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温新民;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顾春林;体制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李文祥;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4年
9 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光庆;市场、企业与经济组织的分析逻辑[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德伟;《案例》:论组织结构与组织沟通的权变过程——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增发A股案例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2 傅建喜;转型期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3 郑文标;经济与伦理的张力[D];华侨大学;2002年
4 严海波;中国股票市场诚信问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韦雪芹;论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霍焱;韩国产业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7 江竹兵;南京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8 项枫;优化产业组织的路径选择[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桂平;政府或有债务中道德风险及其防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沈君彬;居民住宅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演变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城;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12期
2 周长城;经济学家中的经济社会学思想[J];学术研究;1994年06期
3 周长城;;西方社会学家中的经济社会学思想评介[J];探索;1994年04期
4 李培林;巴黎读书札记之四:经济社会学思潮和罗桑瓦龙[J];读书;1997年08期
5 柴振荣;经济社会学:讲义:教学参考书[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12期
6 阙祥才;论凡勃伦的经济社会学思想[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T.扎斯拉夫斯卡娅 ,白忠乐;何谓经济社会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8期
8 王永平;;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初探[J];企业经济;1987年08期
9 秦婷婷;;格兰诺维特关于经济社会学的若干理论简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解读[J];消费导刊;2009年08期
10 余红;何玉长;;经济社会学的界定及其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何蓉;清澈而丰富的知识之流[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袁东;工具岂能当结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杨桂清;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在沪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佘碧平;重建政治经济学[N];文汇报;2003年
5 本力;“这个世纪最老练的保守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文兵;经济社会学理论方法与运用[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2 王星;从“分配政治”到“生产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3 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94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9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