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研究
【图文】:
内的某一地理区位,其经济活动依赖于网络内的经济结构和关系网络。在进行信息交流和经济互动时,源于密切的联系纽带和相对稳定的关系的内在力量,使得经济活动具有可预见性、稳定性和可靠性;④开放性: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区域边界是一个是相对的概念。对区域外部来说,它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和物质交换的开放性系统,重点是如何把“蛋糕”做大;从区域内部来说,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可以自主地从网络外部获取促进技术创新的资源,提升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能力,重点在于如何切分“蛋糕”。如图1所示,区域创新网络主要包括3个主体系统和3个支持系统。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人才培育系统,是创新的主要源泉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政府、金融和中介机构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系统,在促进创新的政策与管理、技术和知识扩散、科技成果转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各创新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结盟实现知识共享和合作创新,持续地开展技术创新并形成连锁反应机制,加快了创新扩散的速度,在区域创新系统内实现本地区产业创新和新一轮的发展。合理的区域创新系统能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并促进区域创新活动有效展开,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由区域创新系统催生和促进的产业创新,反过来又可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形成长期稳定的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产业创新既是区域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支撑条件,又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同时它还要依托区域内全面增强的互动创新能力。图1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的主体关系及其功能·33·第13期李俊华,王耀德,程月明: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研究
的影响下,共同融入到区域创新环境中。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区域创新主体间的交互式学习处于中心地位[12],,而知识和技术是在主体间学习过程中最核心的协同创新要素。创新网络理论基于“创新相互依赖”的假设[13]提出,协同创新发生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各主体间,它是类似于用户与厂商互动的形式而产生的知识和技术社会化过程。区域创新效率有赖于网络主体间长期竞争合作的协同创新关系,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共生和协同、要素与网络机制之间的互动和关联,对发挥区域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功能至关重要(如图2)。知识共享是将网络节点中组织个体知识扩散为网络成员知识的过程。通过知识的交流和学习,将企业创新要素与区域资源更好地结合,产生网络功能大于单个创新主体要素功能之和的效果。协同创新网络中成员利用优势资源,优化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获得利于企业学习和发展的时机,进而提高创新绩效,实现协同创新效应。这种由协同创新带来的效应包括网络效应、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学习效应、非线性创新效应。协同,并不单纯指某个具体创新项目的合作,而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保障的系统工程,包含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在系统内,创新主体、合作方式、市场环境、组织保障、契约关系、政策和社会支持力度等是系统组建和有效运行的关键(见图3所示)。协同创新能否实现,有赖于这些综合因素和关键模块来保证协同的系统性·34·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资金项目(YC10A081,YC2011B022)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GL1122)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YJA720026)
【分类号】:F06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盖文启,王缉慈;全球化浪潮中的区域发展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冯根尧;;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及构成要素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3 李远;创新环境及其政策的出发点──兼论增强区域的全球化竞争力[J];经济地理;1999年03期
4 王子龙;谭清美;;区域创新体系(RIS)的网络结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
5 孙肖南,钟书华;构建企业技术联盟的强化机制[J];科学管理研究;2001年01期
6 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7 蔡宁,杨闩柱;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经济”到“创新网络”[J];科研管理;2004年04期
8 薛捷;;区域创新中企业的交互式学习及其组成结构研究[J];科研管理;2010年01期
9 王雪原;王宏起;刘丽萍;;产学研联盟模式及选择策略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11期
10 王安宇;司春林;;联盟型虚拟研发组织形式及其本质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盖文启;从区域创新环境视角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马俊海,谭福河,郑海平,鞠方辉;浙江城市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思考与对策——宁波市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个案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10期
3 王飞鹏;欧阳联灿;;产业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与人才管理制度创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丁永波;;长春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长白学刊;2007年03期
5 王晓娟;;集群企业外迁及其效应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张春勋;;重庆装备制造工业竞争力评价及集群提升思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1期
7 金懿;雷仲敏;;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主导功能的实证分析——山东省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主导功能比较研究[J];城市;2009年11期
8 石忆邵,章仁彪;从多中心城市到都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4期
9 范太胜;;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J];科技和产业;2006年06期
10 陈伟鸿;李凯明;;基于分工网络治理的产业集群演进机制——对浙江三个产业集群实证数据的比较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温新民;;加强创新网络中技术共同体的建设[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蒋兴华;邓飞其;陈;;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分析[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富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菊萍;集群企业的迁移:影响因素、方式选择与绩效表现[D];浙江大学;2010年
5 许登峰;基于社会网络的集群企业创新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D];四川大学;2002年
7 耿涓涓;西部省区基于提升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方;上海投融资的产业调控与区域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蒋瑛;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吴强军;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利军;中小企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进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美侠;东北地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振明;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丁晶晶;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白家亮;武汉城市圈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孙劭方;高新区创新网络的理论模型及培育研究--兼论洛阳高新区创新网络[D];河南大学;2001年
8 易成栋;区域创新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谢宏;基于创新系统资源调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10 张涛;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兵;论企业技术联盟的组织特征和作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秦夏明,夏一鸣,李汉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模型[J];当代财经;2004年12期
3 张艳;吴中;席俊杰;;区域创新系统的内部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2006年03期
4 贾根良,张峰;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与地方化生产体系[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9期
5 刘志迎,周春花;高技术产业聚群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6 翁君奕;竞争、不确定性与企业间技术创新合作[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7 黎苑楚,郑春白,王阿洁,徐东,盛建新;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功能评价及其特色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8 周静珍,万玉刚,高静;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3期
9 王英俊,丁X;“官产学研”型虚拟研发组织的结构模式及管理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4期
10 谭清美;区域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将能,孟卫东,杨秀苔;RIN对产业创新模式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刘健;李国平;;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区位”研究[J];天府新论;2006年01期
3 刘健;;区域创新网络的实质及其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4 吴慈生;李洋;邢建军;;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述评[J];标准科学;2009年12期
5 李兰冰;;区域创新网络的多层次发展动因与演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11期
6 郑胜利,周丽群;论产业集群的经济性质[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5期
7 韩志丽;;基于复杂性科学观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J];经济问题;2006年09期
8 邢建军;李洋;;区域创新网络要素间协同能力的测度——基于知识资本扩张路径[J];标准科学;2010年04期
9 王焕祥;;区域创新的复合效率及其增进模式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5期
10 高新才;童长凤;;从匹配的视角分析区域创新能力提高[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营;谢永平;;学习型区域:基于信息化的区域创新系统[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李荣;;基于产业融合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生延超;;技术联盟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生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倩美;;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5 刘红玉;彭福扬;;技术创新伦理学何以必要[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理飞;袁建辉;;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8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区域产业创新的集群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王翔宇;;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贵 谢峰;产业创新的不确定因素[N];天津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胜利;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产业集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易将能;区域创新网络与共性技术研发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李微微;基于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胡海波;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严红;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与成渝经济区创新网络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曲永义;鲁苏浙粤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红燕;区域创新网络结点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颉雅君;知识经济时代区域产业集聚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唐厚兴;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徐江;基于资源配置的区域技术创新服务能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井雨霞;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能力和效率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朱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李有贵;制度创新机制论[D];中南大学;2002年
8 张志会;熊彼特创新理论复兴的评析[D];东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7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17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