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克思主义观与突破所有制误区——读《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9-10-10 11:39
【摘要】:私有制作为家庭、阶级、国家等组织所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人类社会长期演进自然选择的结果。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新认识和发挥各种所有制的积极作用,突破姓公姓私、姓国姓民的所有制偏见,消除所有制的鸿沟和障碍。
【作者单位】: 云南省金融办党组;
【分类号】:A811.2;F0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文;;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论浅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高放;;《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3 孙永超;;浅析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启示[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薛莘;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斗争[J];党建研究;1991年04期

5 葛守昆,张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与内涵研究——兼论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J];学海;2004年01期

6 米哈利丘克(А.А.Михальчук);洪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八十年代的发展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0年09期

7 刘传春;;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合作观[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唐林生;谢丹;;对马克思过渡时期理论的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9 丁雪枫;;论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思想的人本之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董霞;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运用和发展[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英;;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瑞华;;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邹昆辉;;建国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熊启珍;;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郭占英;黄玉;;邓小平是把握、运用、推进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光辉楷模[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唐铁汉;;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7 李耀萍;;学习“三个代表” 坚持与时俱进[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8 梁柱;;毛泽东文化观的若干问题研究[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9 谷丽娟;;和平与发展时代的马克思主义[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0 虞蛟;;浅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宣;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N];潮州日报;2007年

2 高新民;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独特贡献高新民[N];大连日报;2004年

3 教授 李继武;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N];解放军报;2002年

4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N];经济日报;2003年

5 邢贲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N];人民日报;2000年

6 严昭柱;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N];人民日报;2001年

7 闫志民;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N];人民日报;2004年

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向贤彪 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副厅长;应在攻读马列原著上下工夫[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10 哲学所 徐崇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宏伟;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波;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欧健;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理论视域[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枢卉;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D];苏州大学;2006年

9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双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农民问题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宿秀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舒平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鲍福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评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丛微;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婕;论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及其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7 吴乐涛;马克思主义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瑞敏;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及其实践[D];安徽大学;2010年

9 刘新;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及其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谢辉;对精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7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47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