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第五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9-10-11 13:29
【摘要】:正10月15至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清华大学中国公有资产研究中心等理事单位共同主办,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在四川大学隆重举行。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9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宗博,李保全;中国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问题初探[J];求实;2004年S3期

2 ;编辑手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3期

3 师晓华;;武汉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财经界;2010年01期

4 汪泽青;买方市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利时机[J];中国改革;1998年05期

5 卢现祥;李小平;;制度转型、经济增长和交易费用——来自中国各省市的经验分析[J];经济学家;2008年03期

6 王云秀;秦伟广;;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现状综述[J];时代经贸;2008年S1期

7 王志刚;侯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09年10期

8 冷观;没有喝彩——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窘况[J];上海经济研究;1996年05期

9 黄红生;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辩证法[J];理论探索;1997年02期

10 刘万贵,李素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一个长过程[J];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乔榛;;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的阶段性特征和传导机制——兼以中国为例的一种分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林金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及实现机制[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5 华中煜;;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7 金戈;史晋川;;多种类型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曹东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现代经济增长癖的形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9 李华晶;;知识过滤、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31个地区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孙赵勇;蒋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和工业结构变动思想[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文 董艳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2 谷亚光;经济增长与道德是什么关系[N];中国改革报;2009年

3 汪龙;经济增长可能超过预期[N];国际金融报;2000年

4 潘启雾;发展绝不仅局限于增长[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樊春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N];科技日报;2000年

6 剑桥大学经济系教授;经济增长的测度[N];中国财经报;2003年

7 丁茂战;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N];经济参考报;2010年

8 特派记者 师琰;经济增长不应该是直线式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9 孙立平;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变化[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李华芳;云深不知处 揭秘无尽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杨群;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互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曹栋;基于代际叠代模型的经济增长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朱翊敏;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 管汉晖;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05年

7 潘向东;高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基于制度安排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南守重;金融深化、金融体制发展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桂英;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林林;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许再成;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利益组织共容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4 侯泽麟;金融中介的作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李晟;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翁志明;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的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7 宣伟;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8 李伟新;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9 陈健文;论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李占兵;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7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47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