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六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研讨会”综述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类号】:F091.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恩富;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实问题研究态势[J];经济经纬;2004年04期
2 丁堡骏;;坚持改革创新 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纪念《当代经济研究》创刊二十周年[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3 方兴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理论假设——对程恩富教授“四大理论假设”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冯金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研讨会综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12期
5 王璐;;科学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第四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1期
6 唐路元;张悟;吴华安;;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重庆市《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丁晓钦;;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创新和数学应用——“第2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9年02期
8 张建刚;彭五堂;;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综述[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9 刘邦凡;李汉卿;文旭;;近年来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对象[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4期
10 薛宇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流派[J];经济纵横;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武堂;;论强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宪萍;;流通组织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范式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3 程明俊;;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松龄;黄玉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辩证关系[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王建国;;澄清对马克思方法论的四大误解——兼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创新[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6 朱奎;程恩富;;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渊源与发展[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张存刚;田彦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人”及应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肖文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创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雷菁;洪灏;;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学领域内的指导地位[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10 ;前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谷亚光;《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五卷本)出版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叶柏荣;马克思主义研究年度论坛举行[N];解放日报;2009年
3 王中保;首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高静宇;大卫·科茨:当代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张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与发展[N];人民日报;2007年
6 柳欣;一部传承与创新结合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教材[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妍字;应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7年
8 程恩富;日本学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动态[N];人民日报;2004年
9 梁冬梅;主流经济学须不断创新[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卢周来;何谓“穷人的经济学”[N];北京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索红;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戴瑞姣;世界市场的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吕梁山;赖特的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新变化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4 徐小飞;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5 朱世陆;人类主体经济学探索[D];厦门大学;2008年
6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赵捧莲;国际碳交易定价机制及中国碳排放权价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2 王春晓;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发展历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秦亚冰;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4 柏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苏会敏;工业劳动方式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6 黄超;“全局互动+全局学习”社会结构下公共品博弈演化的数理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哲;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的人本要求[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君;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9 程掀;马克思开放理论与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10 袁娜;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探悉[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9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49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