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视角下的道德资本研究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F014.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浩飞,肖向荣;有限的道德法律化初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罗能生;伦理道德: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王小锡,杨文兵;再论道德资本[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李学锋;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价值教育浅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谢晖;论诠释法律的意义整合[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4 孙威,金承哲,孙立涛;体育伦理的哲学探究——从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寻求体育科学发展的永恒信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5 吕耀怀;网络伦理:本土资源与全球性道德共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顾文涛;韩玉启;汤正华;;企业伦理的结构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7 曹显光;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和谐性思想浅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余晓菊;全球伦理不等同于底线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3年02期
9 安晋军;从儒家伦理看普遍伦理的建立理路[J];东方论坛;2002年04期
10 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志祥;;道德资本与企业创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应云;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宏平;经济全球化与道德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丰云;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研究——走向全球意识伦理[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2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圣军;病人权利托付概念的由来、根据及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鲍跃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为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若干理念及其伦理辩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朱成科;日本青少年道德危机的前提性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江;基督宗教“宽恕观”对现代社会伦理的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曹翔;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丽娟;市场经济与制度伦理建设[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罗能生,程华;经济伦理、经济绩效与人的发展[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王小锡;经济伦理学的学科依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王小锡;道德与精神生产力[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4 郭建新,张霄;道德是精神生产力——对一种批“泛生产力论”的反批判[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王小锡;王露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爽;丁晓楠;;论现代资本内涵及外延——从经济伦理学视角的审视[J];消费导刊;2010年01期
2 袁昕;;试论企业道德资本的形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袁昕;;道德的力量:论企业道德资本的形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马风光;罗井峰;;企业人力资源的道德资本存量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0年19期
5 ;传媒精点[J];东北之窗;2010年20期
6 疏唐泽;;职业道德的资本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年08期
7 李继先;;企业文化结构层次新论[J];中州学刊;2010年06期
8 姜姝;官成;;试论道德资本的社会功能——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式下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4期
9 冯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7期
10 佟勇臣;;谈物流信息人才的结构层次及培养途径[J];教育探索;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琪;;分子复合-高分子材料制备和高性能化的超分子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陈钢进;;驻极体材料中的电荷存储与微观结构的相关性[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3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王广厚;韩民;万建国;宋凤麒;周剑峰;;与束流团簇有关的一些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豪;吴芬芬;张威;李文轩;;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信息量测度方法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6 魏群;;医学期刊编辑如何提高审稿质量[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世林;;胃壁增厚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探讨[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陈庆;张超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视网膜脱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陈庆;张超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视网膜脱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锦龙;班组长选拔的4个误区[N];中国质量报;2011年
2 记者 李大庆;我科学家在全球蛋白结构预测比赛中喜获佳绩[N];科技日报;2010年
3 巴州区第四中学教师 王荣华;浅谈作文的材料积累[N];巴中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大庆;我科学家在全球蛋白结构预测比赛中喜获佳绩[N];科技日报;2010年
5 巴州区第四中学教师 王荣华;浅谈作文的材料积累[N];巴中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大庆;我科学家在全球蛋白结构预测比赛中喜获佳绩[N];科技日报;2010年
7 巴州区第四中学教师 王荣华;浅谈作文的材料积累[N];巴中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大庆;我科学家在全球蛋白结构预测比赛中喜获佳绩[N];科技日报;2010年
9 巴州区第四中学教师 王荣华;浅谈作文的材料积累[N];巴中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大庆;我科学家在全球蛋白结构预测比赛中喜获佳绩[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锡;经济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贺云龙;无形资本会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许兰凤;企业道德资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单连春;人生境界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群华;《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国林;公司内部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蒋平;零形回指的句法和语篇特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陈寒溪;第二轨道外交——CSCAP对ARF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郑飞洲;纳西东巴文字字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文玲;我国当代企业经营道德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秦鹏;基于WordNet的本体匹配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珍银;当前我国政府社会资本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段玉明;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维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冯海丹;复式新闻标题小标题间的关联模式[D];浙江大学;2010年
6 Chris Faaofo;无线应用协议与蓝牙技术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胥银华;论企业的慈善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葛文荣;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难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张慧仙;当代中国商业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涂昕;张炜小说中的结构层次与“大地”意象[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9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4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