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主义:破解环境权实现困境的行为分析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姜岩;;经济学视角下管理学研究方法建构探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夏恩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赵丽红,任红艳;企业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23期
5 冯伟福;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程安林;会计违法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科学;2002年05期
7 李前兵,丁栋虹;我国家族企业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演进[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8 肖艳;不同企业治理结构下的交易成本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9 陈惠雄;论经济大省的文化产业结构与发展政策[J];财经论丛;2001年05期
10 陈惠雄;人本经济学的重要理论观点[J];财经论丛;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钱林晓;王一涛;;对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习行为的模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景华;;经济学两种范式关于人性假设前提的比较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顾振宇;韩剑众;蒋进宁;;食品安全标识(标签)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研究[A];食品感官科学前沿与发展——首届中国食品感官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食品感官科学》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硕博;所得课税的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2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周天宇;论金融衍生工具及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程承坪;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7 兰邦华;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制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郭怀英;行为金融学分析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吴晓东;中国农村养老的经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宋亦平;分工、协作和企业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么娥;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晓晖;我国的居民储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董朝辉;论转型经济过程中的政府干预[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张改清;山西农户人力资本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5 冉力;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 陈世渊;金融泡沫理论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8 陈剑;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经济阐释及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崔萍;试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和启示[D];暨南大学;2003年
10 胡登峰;企业核心能力与指标体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迎;;市场使人向善[J];商界(评论);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圭武;;“经济人”问题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华;;理性选择模型与利他主义[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邓春玲;;论经济学中的人——经济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周诚;关于人的经济秉性的科学依据问题的探索[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长江商学院教授 周其仁;恻隐之心的经济学[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汪晓波;商人需要什么样的哲学[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美]卡琳·罗马诺 王雪 编译;阿玛蒂亚·森:改变思考“正义”的方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前院长 晏智杰;市场经济与道德情操[N];文汇报;2011年
6 程恩富;生物的共生与经济演化[N];光明日报;2004年
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业安;人情味是怎样从经济学中逐步消散的[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滕朝阳;公共资源去公共化危险[N];中国税务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姗伊;经济人的行为动机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2 朱富强;博弈、协调和社会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3 时继锋;“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人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问泽霞;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张_g杰;带有回扣的财富分布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速继明;经济利他主义与理性经济人教条的现实困境[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4 张昭;公共品自愿供给中的捐赠行为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单雪韩;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现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73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7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