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产业升级的两类比例及经济学基

发布时间:2020-01-28 09:32
【摘要】:产业升级研究围绕"产业结构比例"和"要素—产出"比例展开。虽然经济学基础理论中罕有"产业升级"术语,但是产业升级在数量上的两类结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却是经济学基础理论所讨论的热点。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对于两类比例关系的研究,局限于"完全伸缩性"和"完全固定"的极端情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提供一个基于"有限伸缩性"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但是缺乏细致的理论架构。明晰产业升级的经济学基础,需要对上述理论进行有效的综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阿林·杨格,贾根良;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02期

2 杜曙光;;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分类研究[J];齐鲁学刊;2009年03期

3 李香兰;刘刚;;协作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性及其约束因素[J];齐鲁学刊;2011年03期

4 陈羽;邝国良;;“产业升级”的理论内核及研究思路述评[J];改革;2009年10期

5 朱昒基;;努力实现引进技术的良性循环[J];企业管理;1987年02期

6 吴崇伯;论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J];亚太经济;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建中;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李杏;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华德亚;董有德;;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与我国的产业升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聂晶;张明林;;基于新兴古典主义分工理论的农业产业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列辉;;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6 刘祥琪;产业集群——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陈乐乐;;基于自主创新的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张士杰;王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阜阳市城市竞争力评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姜遥;王慧;;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10 吕德中;美国消费者决策型态及其跨文化可推广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薇;;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刚;汪爽;王碧含;;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曾宪植;;北京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与创新产业集群构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4 陈树文;任筱楠;;基于创新驱动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5 宋天和;莫垎;;论自主创新提升龙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宋北光;;论发挥研发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和带动作用[A];河南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研究[C];2011年

7 李刚;汪爽;王碧含;;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韩平;程栋;;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文化产业形成机理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高见;;构建共性协作网络 打造支持服务平台——粤东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和政策指引[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10 蔡建明;杜姗姗;;北京市综合性观光农业园效益影响机理及调控策略[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玲;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栋梁;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胡顺东;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倪国江;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尹慧君;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国艳;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田莉;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作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巢旭;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烨;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邓娜娜;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孙红;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三保;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耀;;产业升级、贸易政策与经济转型[J];当代财经;2008年04期

2 程锦锥;;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进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4 林民盾;杜曙光;;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5 王子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03期

6 隆国强;;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升级新战略——基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分析[J];国际贸易;2007年07期

7 孙自铎;结构调整思路:由产业升级转向产品、技术升级[J];江淮论坛;2003年03期

8 刘志彪,张晔;中国沿海地区外资加工贸易模式与本土产业升级:苏州地区的案例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8期

9 梁琦;詹亦军;;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10 刘刚;李香兰;;工业化、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三者“互动演进”过程新探——兼议城市化的“杨格定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丹丹;;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J];南方论刊;2007年01期

2 吴易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3 靳文志;;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嬗变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光辉[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张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集中表现[J];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5 赵晓丹,刘志迎;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萧枫;;“可持续发展”的来龙去脉[J];金秋科苑;1998年03期

7 沈佳斌;;长期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规律:一种解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渠海雷,李正友,邓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J];经济评论;2000年02期

9 慕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与方法[J];经济师;2010年04期

10 杨永华;;马克思、列宁的分工理论与斯密定理[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东;;《资本论》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洪超;;权衡论:基于传统哲学与中医理论的另类经济增长理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董瑞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黄泰岩;;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转型[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5 戴武堂;;论强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程明俊;;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松龄;黄玉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辩证关系[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樊瑛;张鹏;刘娜;;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形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朱奎;程恩富;;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渊源与发展[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张存刚;田彦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人”及应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议;借产业升级摆脱内需困境[N];经济观察报;2006年

2 梦霖;《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N];人民日报;2009年

3 刘霞辉;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朱茵;费尔普斯出任新华都商学院院长[N];中国证券报;2010年

5 主讲人 夏业良;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我们期望怎样的增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王东京 赵建军;人类行为与经济增长[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林立;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坚实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中国人民大学 刘东明邋清华大学 马非;微笑曲线与产业升级[N];人民日报;2007年

9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 戴星;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示[N];安徽经济报;2008年

10 李俊久;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个协调问题[N];中国贸易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齐;环境管制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白嘉;模块化产业组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D];西北大学;2012年

3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索红;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罗仁会;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与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郎永清;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5年

7 张文宣;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实践应用[D];西北大学;2008年

8 辛杨;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蒋锦洪;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秦正云;基于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的创业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溪若;我国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2 王霞;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格日勒图;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陈旭;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升级互动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礼堂;政府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09年

6 祝秀梅;文化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韩媛媛;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D];兰州商学院;2009年

8 邓军;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单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韩中元;交易费用、资源再配置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3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73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0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