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术增长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于财富观演化视角的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舰;原磊;;三大财富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2 王燕梅;;转变发展方式目标下的财富政策——三大财富综合求解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3 闫敏;高辉清;;从循环经济看传统经济学的缺陷[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01期
4 许振宇;贺建林;;国民财富的积累与流失:基于能值视角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09期
5 柳泽民;;财富能力:现代财富生产的核心[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3期
6 罗丽艳;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若干思考[J];经济学家;2003年04期
7 杨云彦;程广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J];求是学刊;2006年01期
8 吕红平,王金营;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1年05期
9 程馨;张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10 邬沧萍,穆光宗;新的学术生长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莹;;工业化:概念、发展理论和衡量指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荣建;王鹏;;阿拉伯帝国为何没能产生重商主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6期
3 单瑞峰;孙小银;;环境污染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灰色关联法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0期
4 陶格斯;;中国环境问题的历史变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8期
5 谷鹏飞;;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6 沈伟利;徐建中;;产业自生竞争力理论探析[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7 昝廷全;赵永刚;;信息粗交流在价格形成机制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沈伟利;周丰滨;;黑龙江现代农业场县合作理论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9 苏明城;张向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10 周颐;周威;;基于产业自生竞争力的家具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傅梦之;;仿用“二胎”政策来解决“二房”产生的不公平性问题[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高兴;;由创意产业引发的责任伦理思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张存刚;田彦平;;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指导意义[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少安;张卫国;;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及其比较——融合、继承与发展[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天配;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5 亚黑亚(Yahya Ould Mohamed Mahmoud);毛里塔尼亚与中国现代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赵立华;中国人口抚养比上升对劳动者报酬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梁严冰;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韩建雨;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利弊评价与政策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U,
本文编号:2612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61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