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社会两难环境下的个体决策行为研究——基于公共品和公共池塘资源实验的比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小兵;个人合作提供公共品的实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2 王能发;蔡绍洪;;公共资源管理中克服公地悲剧的轻微利他博弈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周业安;宋紫峰;;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机制:一项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叶烽;;亲社会性行为及其社会偏好的分解[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2 张亚维;魏清;张莉;;公平、公开、激励与利他行为——基于独裁者实验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3 迟强;龙军;;公共品志愿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文献与治理实践的视角[J];当代财经;2009年09期
4 袁春瑛;;我国保安服务业进入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宋紫峰;周业安;何其新;;不平等厌恶和公共品自愿供给——基于实验经济学的初步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6 汪崇金;聂左玲;岳军;;个体异质性、预期与公共品自愿供给——来自中国的经济学实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2年08期
7 周业安;左聪颖;陈叶烽;连洪泉;叶航;;具有社会偏好个体的风险厌恶的实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8 蒲龙;;个人视角下的环境公共品自愿供给模型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9 聂左玲;汪崇金;;公共品实验中策略性方法的有效性检验——来自中国的经济学实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12期
10 周燕;张麒麟;;基于经济学实验的搭便车问题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立清;;从经济学视角谈“绿色考场”制度构建问题[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捷;寻求一致的公平理论[D];复旦大学;2010年
2 陈辞;中国农业水利设施的产权安排与投融资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魏光兴;公平偏好下的报酬契约设计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钟美瑞;公平偏好视角下行为激励契约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王艳;制度变迁背景下中国公用事业运营模式的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彭长生;农村公共品合作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王永莲;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彭开丽;农地城市流转的社会福利效应[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范良聪;实验经济学兴起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方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2 范诗强;村级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实现路径选择与机制创新[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3 叶芬;风险决策行为的实验经济学研究和中外比较[D];江苏大学;2006年
4 王能;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验检验[D];江苏大学;2007年
5 黄欢;基于公平偏好的企业员工行为激励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维娜;农村垃圾治理服务:第三部门介入供给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陈晓萍;知识员工产出分享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罗章;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转移支付效应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张文玲;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不同决策力量互动关系[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10 赵晓亮;村级公共品供需均衡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绍洪;向秋兰;;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实践意义[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杜栋,顾继光;“公用地悲剧”的改进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11期
3 胡静锋;;再论公地的悲剧——基于公平偏好的博弈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逯进;论公共品供给的政治性诱致与政府行为——“形象工程”的微观分析框架[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李一花;提高政府公共提供效率的改革思路[J];四川财政;2003年08期
3 骆剑华;;公共物品的第三部门提供——一种公共物品供给的新模式[J];华商;2007年15期
4 骆剑华;;公共物品的第三部门提供——一种公共物品供给的新模式[J];网络财富;2007年07期
5 宋维佳;走出困境:公共品供给的博弈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李汉文;秦耘;;公共品的当代定义不应受到非议[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周红云;从产品属性的相对性看公共品的定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张玉;;关于公共产品NPO供给基础理论的文献综述[J];大众商务;2009年24期
9 李汉文;;论公共品个人需求曲线的加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贾晓璇;;简论公共产品理论的演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柯华庆;;现实中的灯塔与社会连续性理论[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赵宝廷;;公共品、政府支出与最优增长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薛竹;;教育问题的社会政治经济学分析[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修泽;政府提供公共品也可采用“公私伙伴关系”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魏凤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产权能够保障公共安全吗?[N];广州日报;2006年
3 孙立忠;负担变重:公共品匮乏与分配不公的双重挤压[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许小年;许小年:公共品不等于政府品[N];民营经济报;2007年
5 葛云;肤浅的经济学无法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专访李稻葵[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6 史晨昱 亚夫;从组织和个人出发探究公共治理难题[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陈敏;公共讨论是市场经济的清道夫[N];南方周末;2006年
8 杨春学 张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张克中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财政金融系 余菁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治理结构: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肖瑞 李利明 实习记者 杨洋;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N];经济观察报;2007年
10 白重恩;寻找存在的机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汤玉刚;论政府供给及其效率[D];复旦大学;2006年
2 谢闽;和谐的成本[D];江西财经大学;2005年
3 陈碧琴;基于Tiebout模型的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问题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闫威;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夏芳晨;城市公共资源运营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吴凡;中国财政的公共服务供给职能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尧;空间公共品博弈的演化动力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2 胡杨;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2年
3 张昭;公共品自愿供给中的捐赠行为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和莹;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5 姚如青;所有权与先占的挂钩和脱钩[D];浙江大学;2003年
6 黄超;“全局互动+全局学习”社会结构下公共品博弈演化的数理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龙游宇;论区域公共品的适度提供[D];湘潭大学;2002年
8 郭思维;嵌套社会困境下非对称获益合作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肖劲草;正义与经济分配[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李强;市场运行为主的州县生产力布局优化目标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3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61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