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阿西莫格鲁、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阿西莫格鲁、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golu)、青木昌彦(Masahiko Aoki)和阿夫纳.格雷夫(Avner Greif)的内生制度变迁理论为制度变迁理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在这三位学者中,阿西莫格鲁强调了制度变迁中的政治因素,青木昌彦突出了共同信念的核心地位,格雷夫则以文化的变迁为主线,三者共同将制度作为社会发展的内生结果,但他们在研究视角、方法、制度变迁传导机制的界定和对多重均衡问题的处理上各不相同。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内生制度变迁 阿西莫格鲁 青木昌彦 格雷夫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度招标课题“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制度变迁与权力博弈”(项目编号:07JJD790132)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以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成功地重新阐释了经济史中重大事件的经济逻辑,在收获关注和成功的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因为诺思将制度变迁最终归结为人口和相对价格变动等外生因素,这不仅使其理论存在不周延之处,而且严重削弱了理论解释力。制度变迁的内生化处理是自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艳茹;;制度、权力与经济绩效:阿西莫格鲁(Acemoglu)理论评述[J];理论学刊;2010年05期
2 孙圣民;徐晓曼;;经济史中制度变迁研究三种范式的比较分析[J];文史哲;2008年05期
3 孙圣民;;历史计量学五十年——经济学和史学范式的冲突、融合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作飞;;关于历史学习的若干建议——和人文专业学生谈如何学习历史[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刘东平;霍太稳;;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加重责任[J];东岳论丛;2006年01期
3 龙笔锋;;税制变迁的法经济学视角[J];改革与战略;2007年01期
4 张建伟;;转型国家治理的秩序三元观:一个“法律现实主义与多元主义”理论分析[J];光华法学;2009年01期
5 陶广峰;;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看经济法的国家观[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潘伟杰;;公平正义的实现与当代中国公法变迁的方向[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张建伟;国家转型与治理的法律多元主义分析——中、俄转轨秩序的比较法律经济学[J];法学研究;2005年05期
8 刘增合;;西方预算制度与清季财政改制[J];历史研究;2009年02期
9 张伟强;;论民间法的能与不能[J];民间法;2009年00期
10 张海军,扈晓芹;法律经济学视野中的惩罚性赔偿[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峻峰;;拆迁、政治过程与制度变迁——对拆迁制度改革的法经济学考察[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彭涛;;Acemoglu,Aoki与Greif三者之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蒋清宏;;“动力缺失”下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再谈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0年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涛;转轨中的中央控制者与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孔灵柱;权力因素对金融商品交易价格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李康;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与股东利益的法律经济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何炼红;工业版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陈星德;证券投资基金利益冲突的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皮天雷;法与金融:理论研究及中国的证据[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马得懿;海上货物运输法强制性体制论[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王后春;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崔冬初;美国保险监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曾凯;新经济史视角下的社会结构演进、制度变迁与长期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洋瑜;迁徙自由权之成本效益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2 田丽;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防范对策[D];山东大学;2011年
3 于广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庄建锋;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及其借鉴[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李学明;违约原因的多视角剖析及其制度防范[D];贵州大学;2008年
6 吴发龙;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问题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李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仁婷;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御法律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赵雷;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组织形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韩东成;刑事程序法失灵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洪;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2 韩毅;比较经济体制研究的新方法:历史的比较制度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1期
3 阿弗纳·格雷夫,韩毅;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视角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5期
4 张宇;过渡经济学的回顾与反思[J];经济学动态;2003年05期
5 孙圣民;;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8年10期
6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J];经济研究;1995年04期
7 盛洪;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6年01期
8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9 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10 林岗,刘元春;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的比较[J];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越;;新制度经济学的新发展:历史比较制度分析[J];经济学家;2006年06期
2 刘伟伟;;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视野中的日本政治经济[J];日本研究;2008年04期
3 阿夫纳·格雷夫;戴维·莱廷;孙涛;李增刚;;内生制度变迁理论[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年02期
4 李冰心;;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涛;;Acemoglu,Aoki与Greif三者之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大江;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研究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阿西莫格鲁、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6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