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
本文关键词: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和其他一些转型国家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事实 ,提出并验证了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新的理论假说 :( 1 )同一轨迹上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先递增后递减 ,其变化轨迹呈倒“U”型曲线 ;( 2 )政府行政力量推动市场化改革在一定时期内是可行的 ,有效的 ;( 3)制度变迁中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转换主要取决于制度变迁对各自利益的影响 ,也受制于其他因素。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 市场化改革
【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会的资助
【分类号】:F09
【正文快照】: 近年来,以科斯、诺思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倍受重视,许多学者以它作为工具分析、解释中国的制度变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丰富的制度变迁事实确实为制度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充实的理论素材,不过,仅仅满足于用既有的理论解释现实是不够的,需要以现实考察为基础进行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勇;;马克思与诺思关于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比较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荀洪成;;意识形态的社会意义与博弈分析[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3 李伟;;浅析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当代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4 黄乐;;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1期
5 武鑫;;人力资本与制度供给[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6 王诺扬;;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7 侯和宏;;演化经济学在制度分析中的新进展[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8 钱瑛;;外部性问题理论分析及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S1期
9 邓聿文;;林毅夫:一位传奇学者的庙堂之路[J];中国中小企业;2011年07期
10 徐广路;;制度变迁与复活节岛的救赎——兼评李嘉图—马尔萨斯模型及其应用[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曙光;;前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黄少安;;多元制度变迁主体及其角色转换假说[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3 马中东;;基于分工视角的制度变迁和产业集群演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张威;;悖论式制度变迁:经验主义转型的可能与局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马江;章尺木;;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雷国雄;陈恩;;制度变迁:一个拟生物演化模型[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7 曾奕;;制度变迁与澳门经济增长探析[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生;;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浅析[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9 刘伯恩;;论推进循环经济中的制度变迁[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宋圭武;;制度问题之我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制度突变理论:一种解释制度变迁的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周其仁;制度变迁与知识方向[N];经济观察报;2011年
3 刘国旺;市场化改革不是“软柿子”[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党国英;有些改革没成功 问题出在未走市场之路[N];北京日报;2005年
5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曲文轶 汤吉军 谢作诗;制度变迁与经济转轨[N];人民日报;2001年
7 梁捷;大脑记忆与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梁捷;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经济学[N];南方日报;2005年
9 张昕竹;反垄断:制度变迁[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赵晓东;以个案形式推动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群刚;制度变迁对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2年
2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D];复旦大学;2009年
5 许文彬;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D];厦门大学;2003年
6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李卢霞;FDI、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8 辛宝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晓冬;所有权内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刘铭;“三角螺旋”制度变迁模型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琳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2 秦泗阳;制度变迁理论的案例分析——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宁;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述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昝金淼;兴福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韩中元;交易费用、资源再配置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09年
6 倪玲玲;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研究的一个视角[D];厦门大学;2008年
7 岳鹏;影响制度变迁的权力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韩立鑫;制度与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5年
9 唐玉秀;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延伸[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赵岳阳;制度变迁中利益集团的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6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