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就业实践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就业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伴随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原有的以“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就业模式被打破,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就业机制和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劳动力资源过剩与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主义国家似乎不可能存在的失业问题随之浮出。如何破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难题,构建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又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当代中国国情的就业理论和就业机制已成为理论界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对未来社会理想勾勒的同时所提出的劳动就业思想无疑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的主要资源,他们对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引发的大规模失业现象的批判为构建基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在马克思看来,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这两种趋势作用的后果就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工人的身心受到了极大摧残。就业就意味着忍受奴役,失业则意味着无法生存,就业问题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两难选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与最大限度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相悖的,也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背道而驰。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同时,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就业理念与理论设想。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和就业理念则是消除了失业威胁、使劳动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人们可以在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中自由择业,从而使劳动成为实现人的个体价值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国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在中国一脉相承的历史发展。计划体制下就业模式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和就业实践为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建立在生产力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采用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在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国家独立的工业体系、保障社会稳定和巩固新生政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原有就业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忽视了人的劳动能力的个体差异,缺少了竞争的就业机制直接抑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就业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为中心,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变就业压力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建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模式,充分发挥三方面作用,完善竞争有序、自由和谐的择业机制,是解决当代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就业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91.91;F249.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导言13-24
- (一) 问题的提出13
- (二)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3-15
- 1. 研究对象13-14
- 2. 研究方法14-15
- (三) 本课题研究现状15-22
- 1. 国外研究现状15-19
- 2. 国内研究现状19-22
- (四) 论文框架22-24
- 一、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24-39
- (一)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24-31
- 1.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失业理论24-25
- 2.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就业思想25-31
- (二)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31-39
- 1.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意义31-34
- 2.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历史局限性34-39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模式39-50
- (一) 对马克思就业理论的教条式理解溯源39-40
- (二) 改革开放前我国劳动就业状况40-42
- (三) 计划体制下劳动就业制度的主要特点42-45
- (四) 计划体制下劳动就业制度选择背后的矛盾45-50
- 三、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50-70
- (一) 毛泽东就业思想及其指导下的实践50-55
- 1. 毛泽东就业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50-54
- 2. 毛泽东就业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历史局限性54-55
- (二) 邓小平就业思想及其指导下的实践55-62
- 1. 邓小平就业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55-61
- 2. 邓小平就业思想的指导意义61-62
- (三) 江泽民就业思想及其指导下的实践62-70
- 1. 江泽民就业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62-66
- 2. 江泽民就业思想的指导意义66-70
- 四、西方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局限性70-92
- (一) 西方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70-87
- 1. 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70-74
- 2. 凯恩斯就业理论74-76
- 3. 新保守主义的就业理论76-80
- 4. 发展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80-81
- 5. 人力资本理论81-82
- 6. 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82-86
- 7. 其他西方就业理论86-87
- (二) 西方就业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87-92
- 1. 西方就业理论的意义87-88
- 2. 西方就业理论的局限性88-92
- 五、当代中国就业问题的一般分析92-116
- (一) 我国当前总体就业形势及相关问题92-104
- 1. 我国总体就业形势92-97
- 2. 我国现阶段就业的三大问题97-100
- 3. 我国现阶段就业的三大压力100-104
- (二) 我国就业问题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104-116
- 1. 我国就业问题制约因素分析104-112
- 2. 我国就业问题原因分析112-116
- 六、解决当代中国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116-159
-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116-135
- 1. 发展观上的认识误区是就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116-119
- 2. 充分就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119-124
- 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就业思想的主要内容124-128
- 4. 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指导意义128-130
- 5.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解决就业问题130-135
- (二) 探索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135-159
- 1.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135-138
- 2. 发展经济,,奠定扩大就业的基础138
- 3.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就业容量138-144
- 4. 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44-148
- 5.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148-150
- 6. 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为解决就业问题创造制度基础和环境150-153
- 7. 政府积极促进就业153-154
- 8. 积极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154-157
- 9. 大力开展劳务输出157-159
- 参考文献159-165
- 后记165-1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锦明;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省属水管单位改革[J];水利经济;2004年05期
2 李晓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太原旅游业发展[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3 张庆生;在宏观调控中辟新路[J];群众;2004年08期
4 王朝才;王彦荣;;关于树立财政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财政与发展;2004年06期
5 郭廷杰;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全面落实[J];江西能源;2005年01期
6 ;基层[J];国防科技工业;2005年04期
7 张皎;落实科学发展观 保护和开发内河航运资源[J];珠江水运;2005年04期
8 鲁荣寰;从科学发展观看经济学的人文性[J];理论探讨;2005年06期
9 姜广繁;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鸡西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王建德;;浅议以人为本[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莉娜;卢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旅游业发展——以温州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徐慎庠;;中医外治科学发展刍言[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3 葛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油田档案事业发展[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4 王宝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服务型政府[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志澄;;关于省级气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6 胡北华;胡红;;坚持和运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扩拓农业发展与农民的增收[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卫国;;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8 马国馨;;新焦点和科学发展观[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世贵;;科学发展观:我党发展理论的创新[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10 张伟红;徐青;阎亚男;;沂蒙精神与科学发展观[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耀;科学发展观·创造性设计·可持续发展[N];中国交通报;2005年
2 潘有军;坚持科学发展观 增强企业竞争力[N];甘肃日报;2004年
3 吕建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甘肃日报;2005年
4 宋育英;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N];人民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宣宇才;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平安和谐云南[N];人民日报;2005年
6 柴承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N];新疆日报(汉);2004年
7 熊国良(作者单位:市发改委);落实科学发展观 保持党员先进性[N];咸宁日报;2005年
8 段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实践[N];战士报;2005年
9 ;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八八战略”实施和“平安浙江”建设[N];浙江日报;2004年
10 习近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浙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钟伟;科技革命与国家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3 吴长春;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人才强国战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张兰初;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D];吉林大学;2008年
7 马彩华;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徐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乔恒;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翠芳;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
本文编号:276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7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