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领导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精神财富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世界大环境的转变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提供了时代背景,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提供了借鉴作用,毛泽东对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研究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建国以后的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提供了参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在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发展和不断丰富,始终坚持以生产力为主线。在发展中根据中国国情不断调整自身,以不断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的背景着手分析起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以便于更清楚的了解其形成的条件和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具体内容,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以农业的根本思路是现代化、“两次飞跃”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三个部分为主线,进一步分析并肯定了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地位。其中“两次飞跃”为重点讲述部分,它是农业现代化思想成熟标志。第三部分从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特点着手,进一步阐述了它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内容丰富,进入新世纪之后,“三农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这同时也促进和巩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总之,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同时,科学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助推剂,必须坚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农业发展的基础。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为目标,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加快城乡结合发展,推动新型乡镇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邓小平 现代化思想 农业生产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49;F091.9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一) 选题背景10
- (二) 选题意义10-11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三、 本文写作思路13
- 四、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13-16
- (一) 文本研究法13-14
- (二) 文献综合法14
- (三) 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确立16-26
- 一、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确立的背景16-19
- (一) 国内背景16-17
- (二) 国际背景17-19
- 二、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确立的过程19-26
- (一)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确立的初始阶段19-20
- (二)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确立的中期阶段20-21
- (三)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正式确立阶段21-26
- 第二章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内涵26-44
- 一、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6-28
- (一) 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26-27
- (二) 农民富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27-28
- 二、 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28-30
- (一) 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实现现代化28-29
- (二)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9-30
- 三、 “两个飞跃”思想30-37
- (一)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1-33
- (二) “第二个飞跃”—实现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33-37
- 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7-39
- 五、 先富带动后富的战略思想39-40
- 六、 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新型小城镇的新思路40-44
- 第三章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特点和现实意义44-62
- 一、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特点44-50
- (一) 尊重国情,立足于实践44-47
- (二) 尊重科学,注重发展47-48
- (三) 循序渐进性和开放性48-49
- (四) 辩证的发展思路49-50
- 二、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意义50-62
- (一) 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50-52
- (二) 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52-53
- (三)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现实意义53-62
- 参考文献62-66
- 结束语66-68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68-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远略;余显芳;温长恩;;海南岛大农业发展的探讨[J];经济地理;1984年01期
2 许正维;从毕节的变化看贫困地区农业发展路子[J];理论与当代;1995年Z2期
3 ;把农业放在首位的真正体现——省委、省政府1996年1号文件起草工作纪实[J];政策;1996年03期
4 蒋凡凡;;人力资本在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J];求知;1997年08期
5 黄秀琳;;加入WTO与中国农业结构调整若干问题思考[J];福建理论学习;2002年02期
6 谭洪江,韦林珍;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机制分析[J];理论导刊;2003年01期
7 ;维护农民利益 促进农业发展[J];海南人大;2003年03期
8 许建文;论“多予、少取、放活”的农业发展方针[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6期
9 ;资料卡片[J];党员干部之友;2005年06期
10 蔡玉峰;;建立江西农业发展新格局[J];当代江西;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省财政厅课题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公共财政问题研究[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2 张广彬;;加快阳谷县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3 彭玮;;关于湖北省农业防灾减灾问题的探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谢祖光;罗婉瑜;;从台湾休耕政策谈农地管理领域:农地利用管理[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郭剑雄;;人力资本流动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机制[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明;;中国农业工程发展展望[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闵庆文;郑召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保护和发展战略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重庆荣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A];中国禽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彦虎;;改革30年来新疆农业发展中的农民、政府作用解析[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秦彪;赵旭光;李其元;;关于农村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专家预测:八类农业发展势头旺[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韩清华邋吴平华;成都百亿元促现代农业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记者 刘福仁;681名选派干部服务我省现代农业发展[N];吉林农村报;2007年
4 李茗;集中精力攻克小麦条锈病 为我市农业发展作贡献[N];西安日报;2006年
5 记者 王斌 朱明堂 宋桂昌;集聚成“块”挺脊梁[N];徐州日报;2006年
6 易名;创造世界奇迹的荷兰农业[N];西部时报;2008年
7 州农业局总农艺师、高级农艺师 朱晓康;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发展[N];黔西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宋振峰;我省公布农业发展目标[N];甘肃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晓雷;促进气象为农业发展服务[N];平顶山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廖玲艺 通讯员 张振祥;发挥良好示范作用 辐射带动农业发展[N];闽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2 侯满平;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姚寿福;专业化与农业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孙剑;中国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6 陶怀颖;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王和仲;农产品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林本喜;浙江现代农业模式、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覃巍;农民收入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付法;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2 田蕊;农户分化及其与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刘广宇;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建国;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张充;WTO框架下的吉林省农业国内支持实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6 王军民;农业发展与中部崛起[D];武汉大学;2005年
7 郭莹;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D];天津大学;2005年
8 冯桂玉;吉林省农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宇平;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对农业发展的影响[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10 孙月芳;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力资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8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