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6:32
本文关键词: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 论文选择将金融效率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主题,试图从实证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效率的现状、我国金融效率的演进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规律,并希望揭示我国区域间金融效率的差异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主要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导论首先提出了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研究的现实意义,然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最后指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对国内外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效率理论进行了综述,对其进行简评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三章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选择一套切实可行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的金融效率现状进行全国性的趋势分析和区域间的比较分析。第四章从储蓄动员能力、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等金融效率的三个主要方面,对我国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进一步从区域层面对我国近年来的金融效率及其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剖析各地区之间、以及各地区与全国之间两者关系的差异。第六章总结以上实证研究的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回归分析、邹氏断点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得到的主要结论是:我国的金融效率自1991年以来呈由强转弱、再由弱及强的趋势;目前我国的资金利用效率相对最好,储蓄动员能力次之,而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则相对最差。然而,在宏观金融效率提高的同时我国区域间金融效率却表现出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无论在储蓄动员方面、还是在资金利用效率方面都占绝对优势的地位,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处于绝对的劣势,而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在各地区间的差异不明显,整体来看,东部省份的金融效率明显优于中西部省份。而从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和邹氏断点检验结果来看,大致以1994年为“拐点”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储蓄动员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弱及强,储蓄-投资转化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则由强转弱,而资金的利用效率始终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最后,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样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储蓄动员能力和储蓄-投资转化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却在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 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不仅对我国金融效率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评价,而且还从区域层面分析了我国各省区之间金融效率的差异,并且将这种差异性与经济增长相联系,分别考察了全国和区域层面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是利用邹氏断点检验法找出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拐点,并将其作为临界点,对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阶段研究。
【关键词】:金融效率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F830;F061.2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导论8-11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
- 1.2 研究方法8-9
- 1.3 研究框架9-10
- 1.4 创新和不足10-11
- 第2章 经济增长与金融效率相关文献综述11-17
- 2.1 经济增长理论综述11-13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1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1-12
- 2.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12
- 2.1.4 经济增长理论简评12-13
- 2.2 金融效率研究综述13-17
- 2.2.1 国外学者对金融效率的研究13
- 2.2.2 国内学者对金融效率的研究13-16
- 2.2.3 金融效率研究简评16-17
- 第3章 我国金融效率的评价17-40
- 3.1 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7-20
- 3.1.1 几种较有代表性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17-19
- 3.1.2 本文选取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19-20
- 3.2 金融效率评价方法研究20-21
- 3.2.1 常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之比较20-21
- 3.2.2 本文选取的金融效率评价方法21
- 3.3 我国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21-40
- 3.3.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21-23
- 3.3.2 我国金融效率的趋势分析23-26
- 3.3.3 我国金融效率的区域比较26-39
- 3.3.4 小结39-40
- 第4章 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40-48
- 4.1 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41
- 4.2 我国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41-48
- 4.2.1 模型及指标的选择41-42
- 4.2.2 数据来源42
- 4.2.3 整体性分析42-43
- 4.2.4 阶段性分析43-46
- 4.2.5 小结46-48
- 第5章 区域金融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48-58
- 5.1 面板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48-50
- 5.1.1 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形式及分类48-49
- 5.1.2 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检验49-50
- 5.2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50-58
- 5.2.1 指标、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51
- 5.2.2 实证分析51-56
- 5.2.3 小结56-58
- 第6章 实证分析结论及政策建议58-61
- 6.1 实证分析结论58-59
- 6.2 政策建议59-61
- 6.2.1 强化资金的利用效率59
- 6.2.2 加强金融效率的薄弱环节59-60
- 6.2.3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60
- 6.2.4 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手段和金融监管体系60-61
- 附录61-70
- 参考文献70-72
- 后记7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德梅;甘肃省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张华;新疆金融资源配置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3 安阳;我国东北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曾另琼;湖北省农村金融效率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王婷;西部地区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D];兰州大学;2010年
6 吕芳;西部地区金融服务能力的评估与比较[D];兰州大学;2010年
7 黄慧;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失衡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8 曹建珍;我国区域农村金融效率及其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8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5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