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排污权交易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08:28
本文关键词:大连市排污权交易系统的研究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被过度地消耗,随之带来的是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环境资源的短缺。环境资源的稀缺成为了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目前行政管理方面的局限,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项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已普遍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以产权理论和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为基础的,在环境容量确定的前提下,将排放总量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分配给企业,并允许排污指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以达到总量控制的目标。 美国作为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最早的国家,进行了大量的交易实践并取得了成功。此后,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国家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的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也开展了大量的有关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进行了一些排污权交易试点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本文针对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从国内外排污权交易的研究进展入手,论述了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几种环境管理手段的比较,并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学原因,指出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优化配置环境资源以保护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然后探讨了排污权交易制度框架的设计和交易实践中应解决的问题。最后以大连市为例,通过对大连市的产业布局和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大连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程序和步骤。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典型模式,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关键词】:环境容量 总量控制 排污许可证 排污权交易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1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3
- 1.1 研究背景9-12
- 1.1.1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9-11
- 1.1.2 我国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现状11-12
- 1.2 排污权交易介绍12-22
- 1.2.1 排污权交易的概念12
- 1.2.2 排污权交易国内外研究进展12-17
- 1.2.3 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可行性17-19
- 1.2.4 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19-21
- 1.2.5 研究课题的提出21-22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22
- 1.3.1 研究内容22
- 1.3.2 研究意义22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22-23
- 2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23-36
- 2.1 排污权交易的提出及产生的背景23
- 2.2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23-27
- 2.2.1 外部性理论23-25
- 2.2.2 资源稀缺性理论25-26
- 2.2.3 科斯定理26-27
- 2.3 主要环境管理手段的比较27-28
- 2.3.1 直接管制手段27
- 2.3.2 排污收费27-28
- 2.3.3 排污权交易28
- 2.4 总量控制和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28-31
- 2.4.1 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28-29
- 2.4.2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29-30
- 2.4.3 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30-31
- 2.4.4 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意义31
- 2.5 清洁发展机制31-33
- 2.6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33-36
- 2.6.1 清洁生产33-34
- 2.6.2 循环经济34-36
- 3 排污权交易体系的设计36-46
- 3.1 排污权交易的特点36-37
- 3.1.1 排污权交易的特征36
- 3.1.2 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条件36-37
- 3.2 排污权交易体系的设计37-42
- 3.2.1 确认环境产权37-38
- 3.2.2 明确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污染物38
- 3.2.3 确定环境容量38-40
- 3.2.4 排污配额的初始分配40-41
- 3.2.5 确定交易范围41-42
- 3.2.6 环境保护部门对排放指标交易的监督管理42
- 3.3 实施排污权交易应解决的问题42-46
- 3.3.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42-43
- 3.3.2 进一步突破技术障碍43-44
- 3.3.3 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尚不完备44
- 3.3.4 难以实现公平原则44-45
- 3.3.5 积极探索农业面源交易制度45
- 3.3.6 认识方面存在误解45-46
- 4 排污权交易模式在大连市的构建46-59
- 4.1 大连市概况46-51
- 4.1.1 大连市产业结构及工业布局46-47
- 4.1.2 大连市近年环境状况47-51
- 4.2 大连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可行性51-52
- 4.2.1 成立了大连环境交易所51
- 4.2.2 对污染源的监测体系比较完善51-52
- 4.2.3 大连市场经济发展较快52
- 4.3 加强排污权交易"六大体系建设"52-55
- 4.3.1 研发关键技术支撑体系52-53
- 4.3.2 制定公平合理的指标分配体系53
- 4.3.3 建立激活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制度体系53
- 4.3.4 构建排污权交易法律法规体系53
- 4.3.5 完善污染源监督管理体系53-55
- 4.3.6 健全排污执法监管体系55
- 4.4 排污权交易应用于点源污染的构建55-59
- 4.4.1 选取主要污染物和区域特征污染物55
- 4.4.2 污染物总量的确定55-56
- 4.4.3 大连市排污权交易模式的构建56-59
-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5-66
- 致谢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镇;彭芸;;清洁生产在企业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2期
2 董小林;孙建美;张宇;;环境管理手段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3 罗丽;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刘胜会;科斯定理的实际应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2年13期
5 颜蕾;巫腾飞;;基于影子价格的排污权初始分配和交易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6 肖瑜,杨大海;大连市环境经济发展对策探讨[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赵惊涛;;排污权交易与清洁发展机制[J];当代法学;2008年05期
8 谢钰敏;环境管理手段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年05期
9 慈福义;陈烈;;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思考[J];地理科学;2006年03期
10 王宪恩,赵晓霞,陈英姿,邱立民,李英华;循环经济催生绿色GDP[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588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8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