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对2014年新自由主义几个流行观点的批驳

发布时间:2017-07-29 12:23

  本文关键词:对2014年新自由主义几个流行观点的批驳


  更多相关文章: 深化改革 新自由主义 清算


【摘要】:2014年新自由主义表现活跃,对新自由主义在中国学界和政界等影响不能低估,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本文对新自由主义2014年的三个主要观点进行批驳,驳"所有领域都由市场决定论"、驳"国企私有化是体制反腐的根本之策论"、驳"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搞新一轮的私有化论"。本文认为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斗争,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中国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深化改革 新自由主义 清算
【分类号】:F091.352
【正文快照】: 2014年新自由主义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表现得异常活跃,值得各界进步人士高度关注,并积极消减其负面影响。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地针对“华盛顿共识”和资本主义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恶果(跨国资本垄断、贫富差距急剧扩大、金融投机势力的掠夺等等)进行广泛的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福前;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12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年04期

3 张力化;热潮中的冷思考——对新自由主义的再认识[J];学术交流;2003年12期

4 李淑梅;新自由主义评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罗文东;新自由主义剖析:实质和影响[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6 张晓红;试析新自由主义在西方走向衰落的原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5期

7 李强,庄俊举;历史地、全面地研究新自由主义(一)——专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强教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2期

8 刘静,徐莹;潮起潮落——谈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衰落[J];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9 李其庆;新自由主义本质辨析[J];经济学家;2004年05期

10 刘寒梅,吴正东;新自由主义探微[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菁;洪灏;;新自由主义的由来、本质特征及其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陈惠雄;;主义与问题:新自由主义辨析——兼论“主体-社会”互构的人本经济哲学理论向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朱奎;王丽娟;;新自由主义之后:后新自由主义,还是后资本主义?[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白雪秋;;从理论缺陷到实践灾害:新自由主义难逃失灵宿命[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炳炎;;国际金融危机后再认识新自由主义[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6 郭志琦;;绝不容许曲解邓小平的理论——评中国新自由主义学者们的一个惯用伎俩[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吴易风;;和青年朋友谈谈新自由主义问题[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8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代敬;;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10 李传桐;;新自由主义与俄罗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N];邯郸日报;2014年

2 赵汇 齐林泉;新自由主义帮了谁害了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记者 冉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借鉴“新自由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组长:何秉孟 副组长:戎殿新 刘迎秋 李千 成员:江时学 裴小革 阎小兵 顾俊礼 苏振兴 田春生;新自由主义及其本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记者 天鸣;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科学评析新自由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记者 李瑞英;警惕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4年

7 吴易风;新自由主义及其后果[N];河南日报;2004年

8 [美]埃莱娜·格拉贝尔 许云;新自由主义的歧路[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王宏伟/编写;新自由主义吞噬西方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李其庆;新自由主义批判掀起热浪[N];社会科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卓;新自由主义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2 王熙;从经济思潮传播到意识形态扩张[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孟亚凡;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哈耶克自由观审视[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玲;新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D];新疆大学;2008年

2 刘琼;新自由主义对中国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姚毅;应对新自由主义威胁的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策略[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秋霞;新自由主义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曾召国;剖析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实践及其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6 撖其籍;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与贫困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张玮;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海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影响及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世衡;新自由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段军;试析美国新自由主义[D];新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89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89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a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