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11:20
本文关键词: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 制度视角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影响机制
【摘要】: 从索洛的传统增长理论到内生增长理论,许多经济发展的模型都忽略了人力资本的性别问题。把男女性教育水平的差距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研究理论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游离在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之外。 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采用跨国数据进行的回归。不同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在理论、方法上都可能存在不一致性,但基本上大家得出的结论相同,即教育的性别不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但这一结果在一国内部不同地区是否成立尚缺乏验证。 本文首先以全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显示,在我国,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影响。且这种影响的机制包括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但我国随地区层面的不同,经济发展差距甚大,性别的平等程度差距也不小。因为各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与解释并不一定适用于地区层面。本文按经济的发达程度,把我国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区后,分别对三样本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地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为正且非常显著。其中东部地区这种影响效果最大,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小。基于地区之间的特定条件,本文又比较讨论了不同地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或机制,并分析了各地区影响途径不一样的原因。 本文研究告诉我们,在我国减少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在哪个地区都对经济增长有着相当显著的影响。促进教育中的性别平等程度将会是一种双赢政策。但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从社会层面、教育层面、以及个体层面进行多方面的反思与改进。
【关键词】: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 制度视角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影响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0-054;F061.2;F2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13
- 1.1 研究背景8-9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9-10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10-13
- 2 文献综述13-25
- 2.1 理论视角透析13-16
- 2.1.1 劳动力的参与14-15
- 2.1.2 出生率的影响15
- 2.1.3 制度视角15-16
- 2.2 实证研究16-22
- 2.2.1 微观与宏观层面上性别分离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16
- 2.2.2 Barro研究及其“Puzzling Finding”16-18
- 2.2.3 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18-20
- 2.2.4 区分于性别分离的性别差异研究20-22
- 2.3 内在联系总结22-25
- 2.3.1 教育性别不平等中的选择-扭曲因素22
- 2.3.2 教育性别不平等的“直接”外部因素22-23
- 2.3.3 通过人口效应的非直接外部因素23-24
- 2.3.4 雇佣不平等中的选择-扭曲效应24
- 2.3.5 技术进入的扭曲效应和雇佣不平等的测量效应24-25
- 3 初始的经验观察25-30
- 3.1 典型省份的时间序列分析25-28
- 3.1.1 分区选择25
- 3.1.2 三省的时间序列趋势图25-28
- 3.2 基于横截面数据的初步观察28-30
- 4 全国层面的计量检验30-38
- 4.1 模型初步建立30-32
- 4.1.1 方程的说明30-31
- 4.1.2 模型的完善31-32
- 4.2 变量与数据说明32-34
- 4.3 回归结果与分析解释34-38
- 5 分地区的计量结果与检验38-47
- 5.1 东部省份的回归结果38-41
- 5.2 中部省份的回归结果41-43
- 5.3 西部省份的回归结果43-47
- 6 综合说明与内在机制的挖掘47-55
- 6.1 全国范围内的影响机制探讨47-48
- 6.1.1 直接影响的途径分析47-48
- 6.1.2 间接影响的途径分析48
- 6.2 分地区的解释与说明48-53
- 6.2.1 总体效应的计算分析49-50
- 6.2.2 各地区不同影响效果及机制的探讨50-53
- 6.3 结论与启示53-55
- 参考文献55-60
- 后记60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芬芬;;理解城乡教育差距:从制度视角到生态学视角[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雷;基于制度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灵灵;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杨粟英;基于制度视角的乡镇债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3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9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