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邓小平关于中国科技发展起点的思想

发布时间:2017-07-30 11:25

  本文关键词:论邓小平关于中国科技发展起点的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发展 起点 学习 创新


【摘要】:要想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建立起强大的现代科技体系。邓小平认为,中国科技的现代化之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必须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以此作为发展的起点。邓小平从高等学校乃至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外语教学的规划和实施、留学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外国专家的聘请、技术引进策略和措施等方面,全面规划和督促学习外国先进科技政策的实施,成为改革开放亮丽的风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关于中国科技发展起点的思想虽然还只是"学"和"仿",但是,他已经看到了创新的前景和出路,要求学习要想到消化、仿造要着眼创新,已经萌发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创新型民族的思想。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关键词】科技发展 起点 学习 创新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战略的历史演进”(SC13A0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49.1;F091.93
【正文快照】: 科技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不可割裂的继承性。邓小平把发展科技作为中国摆脱贫穷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把学习世界先进科技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起点,富有远见地认为“搞现代化,理所当然不是拿落后的技术作出发点,而是用世界的先进成果作出发点”〔1〕,明确地提出“发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谢瑛;;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中谈民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肖小明;;论民生问题背景下责任政府的构建[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燮君;哲学要联系“四化”建设、群众思想和科技发展实际[J];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2 史少博;;坚持毛泽东“自力更生”思想促进中国科技发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任静;;再论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J];法制与社会;2008年14期

4 余信红;;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杨怀中;程宏燕;;解蔽科技发展与“人的完整性”的纠结——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文化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03期

6 刘武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起点[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维舒;;科技发展的两重性与构建和谐社会[J];学理论;2010年22期

8 张象;“科技发展与世界现代历史”学术讨论会述要[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9 杨安民;;科技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现实价值[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艳丽;当前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特殊历史意义[J];北方经贸;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泽滨;梁春义;;“学好建设的本领”——邓小平论全党的学习及其启示[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捷;;学习毛泽东 超越毛泽东[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3 董志凯;;毛泽东与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研发[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董志凯;;毛泽东与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研发[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5 顾延生;;邓小平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理论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三虎;;恩格斯的技术社会理论及其意义[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曾成贵;;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伟利;把握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历史特点[N];眉山日报;2005年

2 张海林;学习邓小平科技管理思想[N];安徽日报;2004年

3 姚坚;推进科技创新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N];科技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王春兰 吴兢 刘伯饶 吴焰;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N];人民日报;2002年

5 徐冠华;开创科技事业新局面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N];光明日报;2005年

6 王新佳;科技界畅叙邓小平科技思想[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7 山西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课题组;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理论[N];山西日报;2004年

8 十五局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李焱群;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9 记者 倪迅;专家学者研讨科学发展观与新中国60年[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于小晗;科技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永成;论列宁的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崔云娜;毛泽东与刘少奇决裂的起点[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袁璐;论现代科技与构建和谐社会[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韦沐;论毛泽东发展国防科技思想及其多维价值透视[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肖华玮;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与特点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94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94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1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