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消费餍足性假设下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7-08-14 20:01

  本文关键词:消费餍足性假设下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更多相关文章: 消费餍足性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摘要】: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历来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两大重要内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后,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出口订单的突然减少,使中国商品的外需骤然缩减,社会失业突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外需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的继续增长,必然要求国内其他的社会需求来顶替骤减的国外需求。国内需求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需求,二是消费需求。次贷危机发生以后,投资需求得到迅速启动,理论上来讲,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项大型投资项目的实施,在增加当期投资需求的同时,也会增加今后的社会生产能力,如果消费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增加,下一期会使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可见增加消费需求是解决需求相对不足问题的关键。但是国内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目前只有50%左右,且多年以来呈不断下降之势,而消费需求不振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收入差距带来的收入限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认识到要增加国内消费需求必须要改善收入分配。 在主流经济学原理中,从微观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的分配是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边际贡献的报酬,这种分配会使资源的配置达到一种社会帕累托最优;宏观上,社会收入差距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互相矛盾的两种观点,究竟是收入差距大还是收入差距小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缺乏一种统一的认识。这些使得改善收入分配缺乏一种基础理论的明确指导,收入分配的改善更多是出于一种社会道德层面的考虑。可见,为什么要改善收入分配,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改善收入分配,亟需一种理论上的支撑。 在古典经济学的消费需求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公理性假设前提:一是消费无餍足性假设;另一个是消费量和效用值之间具有严格单调性关系的假设。在这两个公理性假设前提之下,消费者的效用始终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消费者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将把除投资以外其他所有的收入用于消费。在不考虑对外贸易和政府的两部门经济中,投资等于储蓄条件下,国民总收入的构成只有投资和消费两部分构成,收入不是用于投资就是用于消费,可见在这种假设前提之下,将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在现实中,消费能无限增加以及宏观上不存在需求不足和实际生活经验不相符合。 本文根据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提出消费存在餍足性,在餍足性假设前提之下,对微观消费效用理论和宏观消费需求理论做了部分创新性研究。认为消费的不足是由于高收入群体的饱和消费有限以及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有限共同构成。在出现社会需求不足,没有大的创新出现,且不能增加高收入群体的饱和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减小收入差距、改善收入分配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能够有效增加社会总的消费需求,使经济增长摆脱需求不足的制约,为改善收入差距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文章运用静态分析方法探讨了当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时,通过多种增加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手段来增加国民总收入的措施。通过对这些措施的比较,得出从长期来看,改善收入分配是解决需求不足、增加国民总收入的有效办法之一,并用数据对这一结论进行验证。运用动态分析方法,假设出一个具体的生产函数结合需求—收入拟合曲线,分别就劳动力过剩拐点同消费—收入线性拟合曲线的拐点两个维度的各种组合情况,分析了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收入分配变化的趋势。从分析中发现,作为人口大国在转型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收入差距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有在过剩劳动力被吸收完毕以后,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才能依靠市场手段得到改善。可见社会收入差距呈现库茨涅茨型倒“U”型曲线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一定具有必然性,在理论上证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着调控收入分配的必要。
【关键词】:消费餍足性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014.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39
  • 1.1 选题理由和意义10-13
  • 1.2 消费具有餍足性的说明13-16
  • 1.3 文献综述及评论16-33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33-34
  • 1.5 研究目的、方法、创新之处34-36
  • 1.6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36-39
  • 2 消费餍足性假设下国民收入的决定39-70
  • 2.1 餍足性假设下静态国民收入的决定39-41
  • 2.2 有效需求中的消费需求决定41-56
  • 2.3 有效需求中的投资需求决定56-60
  • 2.4 消费需求决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60-70
  • 3 餍足性假设下增加均衡静态国民总收入的途径70-90
  • 3.1 扩大有效需求70-81
  • 3.2 改善收入分配81-84
  • 3.3 收入分配与人均收入的相关性检验84-86
  • 3.4 供需调节的示意图86-90
  • 4 餍足性假设下收入分配与增长的动态分析90-120
  • 4.1 劳动力过剩时分配与增长90-106
  • 4.2 劳动力短缺时的分配和增长106-120
  • 5 餍足性假设对经济现象的解释120-135
  • 5.1 餍足性假设下的宏观经济运行120-122
  • 5.2 餍足性假设对经济现象的解释122-135
  • 6 结语135-139
  • 6.1 政策建议135-137
  • 6.2 本文主要不足137-139
  • 致谢139-141
  • 参考文献141-149
  • 博士学位阶段发表的主要论文1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亮;经济过剩运行的制度成因与相关政策选择[J];财经科学;1999年06期

2 邓敏;过剩经济及其综合治理[J];财经科学;2000年02期

3 魏忠;;西斯蒙第与凯恩斯经济危机论的比较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陈淮;“过剩经济:形势与对策”研讨会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10期

5 吕宗耀;;餍足性假设下财富分配对国民收入的影响[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陈丽珍,张乃平;浅析我国经济中有效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过剩[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03期

7 王检贵;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相对过剩[J];上海经济研究;1999年01期

8 汤静波;劳动力过剩和相对过剩经济的互动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9 彭代彦;农民进城的就业壁垒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张玉英,赵文哲;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过程的新解释[J];江汉论坛;2004年10期



本文编号:674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74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0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