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我国碳排放模型构建及其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5 04:35

  本文关键词:我国碳排放模型构建及其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碳排放 GDP增长 约束性变量


【摘要】:文章分析了1995~2012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约束性关系,构建了基于GDP增长约束性变量的碳排放模型,进行了基于脉冲响应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能源消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民收入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最大。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以绝对依赖能源的模式增长,对能源的利用率依然较低。同时,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强度在加强,尤其是以能源消耗为主的方式逐步成为趋势。
【作者单位】: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系;
【关键词】碳排放 GDP增长 约束性变量
【基金】:2010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B054) 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11C0219)
【分类号】:X196;F124
【正文快照】: 0引言为了避免人类遭受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该协议旨在通过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该协议规定,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2 刘颖颖;;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年16期

3 蔡文灿;;国际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构建——基于全球公共物品和财产权的视角[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Overview of Low-carbon Economy Research[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2期

2 付慧;;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3 严轲;龙丽民;;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框架及路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4 张吉献;于正松;;河南低碳城市战略及其实现途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赵静;曹伊清;徐挺;尹大强;;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相关性及指标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6期

6 王峰;;低碳城市建设模型探讨[J];北方经济;2011年08期

7 李向阳;李瑞晴;;低碳城市的缘起与发展路向[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毛超;李世蓉;刘杨;;向“低碳城市”转型框架体系与途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蒋俊毅;;系统化视角的低碳城市群建设路径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武陵学刊;2012年03期

10 李向阳;李瑞晴;;低碳城市的缘起与发展路向[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榕;蔡俊恒;王莉;朱恩云;高兵;强娟;;西安低碳城市规划初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雷仲敏;曾燕红;;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建设的实证分析与评价[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德勇;陈冲华;;实现京津冀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郭逸飞;;浅谈低碳经济如何打造北京国际化大都市[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谢永琴;王晓鹤;;浅析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转变[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常艳;黄耀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刍议[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张宜权;;标准助推低碳经济[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单宝;;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实现途径[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梁福庆;刘福松;;三峡工程库区低碳经济发展探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梁福庆;刘福松;;三峡工程库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经纬;广东电力低碳转型研究:路径、政策和价值[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孙秀梅;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与调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邱红;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纪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博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罗栋q,

本文编号:676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76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8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