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信用制度演进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5 06:40

  本文关键词:信用制度演进的经济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信用制度演进 社会信任 产权制度 契约演进 技术创新 政府信用


【摘要】:信用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交往行为中,最为重要的行为规范。信用制度更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制度之一,它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着自己的不同形态。制度演进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利益主体能够决定的,而是一个社会博弈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看,信用制度演进实际上是由无数个博弈均衡点贯穿而成的一个逻辑路径,它是群体选择的结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借鉴当代西方历史比较制度理论和演化经济理论,同时汲取社会学的理论成果,深入探究了信用制度演进的历史逻辑脉络和机理,并坚持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证分析了我国信用制度的演进与创新。该研究宽口径、大交叉,把信用制度与产权、技术、法律以及文化和社会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尝试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一致性的信用分析框架。
【关键词】:信用制度演进 社会信任 产权制度 契约演进 技术创新 政府信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014.9
【目录】:
  • 导论8-17
  • 一、选题的由来与理论背景8-10
  • 二、本文的研究视角10-12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12-14
  • 四、本文的结构与创新14-17
  • 第一章 信用及其研究的理论脉络17-40
  • 第一节 信用及信用制度的界定17-25
  • 一、信用的定义17-20
  • 二、信用制度20-23
  • 三、现代信用的经济特征与信用制度的功能23-25
  • 第二节 信用理论的研究脉络25-40
  • 一、古典经济学对信用的认识25-28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信用的阐释28-30
  • 三、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信用研究的贡献30-40
  • 第二章 信用制度演进的环境分析40-59
  • 第一节 社会信任——信用制度演进的环境因素42-53
  • 一、社会资本42-44
  • 二、作为社会资本的信任44-50
  • 三、社会信任关系如何影响信用制度的生成与演进50-53
  • 第二节 两种不同信任环境中信用制度演进的实证分析53-59
  • 第三章 信用制度演进的动力分析59-78
  • 第一节 产权制度与契约关系的创新59-67
  • 一、产权制度决定信用制度59-62
  • 二、契约关系与信用制度62-65
  • 三、产权、契约关系与信用制度是一个并行自然演进的过程65-67
  • 第二节 技术创新67-78
  • 一、技术与制度67-69
  •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用制度的巨大推动69-71
  • 三、技术创新催生出信用中介机构71-78
  • 第四章 信用制度演进的约束机制78-91
  • 第一节 政府作用78-86
  • 一、政府信用78-82
  • 二、政府管制与信用82-85
  • 三、政府在信用制度演进中的作用85-86
  • 第二节 法律保障86-91
  • 一、法律与信用制度86-88
  • 二、法律对信用的保障88-91
  • 第五章 信用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和机理91-108
  • 第一节 个体间信用机制的形成与演化91-94
  • 第二节 分工和私有产权的出现使信用制度确立94-97
  • 第三节 社会信任决定着信用制度变迁路径97-101
  • 第四节 技术创新加快了信用制度演进的速度101-102
  • 第五节 政府、法律制度对信用的约束和保障102-104
  • 第六节 信用制度演进中的三个重要创新成果104-108
  • 第六章 我国信用制度的演进与创新108-136
  • 第一节 我国信用制度的历史演进108-123
  • 一、采邑经济下,人伦信用主宰的信用制度109-115
  • 二、近代信用制度的发展与计划经济时期的信用制度状况115-119
  • 三、转轨经济下,旧废新未兴带来的信用缺失119-123
  • 第二节 我国信用制度创新的途径与着眼点123-136
  • 一、信用制度创新的途径123-126
  • 二、信用制度创新的着眼点126-136
  • 第七章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化构建136-150
  • 第一节 规范个人信用制度137-141
  • 一、加快个人信用立法步伐137-139
  • 二、对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领导139-141
  • 第二节 建立企业信用制度141-145
  • 一、培育企业信用市场是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基础141-142
  • 二、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是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关键142-143
  • 三、制定与企业信用相关的法律是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保障143-144
  • 四、信息网络技术是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载体144-145
  • 第三节 再造政府信用制度145-150
  • 一、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定位145-147
  • 二、加强政府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设147-150
  • 结论150-152
  • 参考文献152-160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它研究成果160-161
  • 论文摘要(中文)161-165
  • 论文摘要(英文)165-16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希勇;;信用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杨智恒;;信用七大结构要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年17期

3 王金荣;项继军;;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北阳;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姜波;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翠玲;晋商票号的信用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曹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建筑业企业信用治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龙游宇;信用的博弈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齐志;基于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益;信用、契约与文明[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迟铁;转型时期中国信用制度安排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戴若林;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宏伟;基于信用链的建筑市场信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杜晗晗;政府信用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玉玲;西湖龙井茶市场失信的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华文鑫;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市场信用问题探讨[D];中南大学;2008年

5 江蒸腾;征信制度的演进与我国征信体系完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静志;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信誉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76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76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7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