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不同幸福悖论及其均衡解
发布时间:2017-08-19 00:19
本文关键词:中西不同幸福悖论及其均衡解
【摘要】: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幸福是欲望的满足”,有经济学家把这个表述为:幸福=满足/欲望,就本文,可以表示为:幸福=收入/欲望。这个公式简明地指出幸福取决于两个因素:收入与欲望。收入与幸福成正比,欲望与幸福成反比。当欲望既定时,收入越大,越幸福;当收入既定时,欲望越小,越幸福。 运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解释,实现幸福最大化有着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欲望不变时增加收入,二是收入不变时尽量减少欲望。为了“幸福最大化”(分数值最大化)这样一个相同的目标,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选取了完全相反的路径(可以说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西方传统路径是尽量做大公式中的分子。中国传统路径是尽量做小公式中的分母。 但是,中西方的这两种幸福路径都存在着悖论。西方的幸福悖论——收入悖论的表现是:当国家变得更富裕时,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对个人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但他所感觉到的幸福却没有变化甚至下降。中国的幸福悖论——欲望悖论是双重的:一重悖论是无欲会使收入更大幅度地减少,这样幸福度也是降低的;另一重悖论是无欲本身就成为了欲望,而这个欲望也是很难满足的,这样,幸福度又很低了。 上述公式是静态的,本文对其进行了两方面的拓展:一是引入时间变量,使公式动态化;二是引入中西幸福悖论。我们的公式可以用来更好地解释中西两种传统路径以及中西不同幸福悖论,最后,通过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得到中西两种幸福悖论的均衡解:在现有的时间的限制下,时间的分配应该使得花费在增加收入和减少欲望上的时间的边际幸福收益相等,这时人们实现幸福最大化。 根据这个论证,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宏观推论:有限的资源应该更多地使用在边际收益较高的方面,这样才能使得总体幸福度得到提高。
【关键词】:幸福 路径 收入 欲望 悖论 均衡解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14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5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3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3-14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4-22
- 一、关于文化与幸福的文献综述14-19
- 二、关于幸福悖论的文献综述19-21
- 三、关于幸福悖论均衡解的文献综述21-22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22-25
- 第二章 中西不同幸福路径及其幸福悖论25-41
- 第一节 中西不同幸福路径25-28
- 一、西方传统幸福路径25-26
- 二、中国传统幸福路径26-28
- 第二节 西方的幸福悖论:收入悖论28-36
- 一、悖论的表现28-32
- 二、悖论的解释32-36
- 第三节 中国的幸福悖论:欲望悖论36-41
- 一、悖论的表现36-38
- 二、悖论的解释38-41
- 第三章 幸福悖论模型及其均衡解41-63
- 第一节 幸福悖论模型41-45
- 一、变量的含义41
- 二、公式的变形41-43
- 三、模型对悖论的解释43-45
- 第二节 对幸福悖论模型的经验性证明45-53
- 一、国民收入的增长对国民幸福的影响45-48
- 二、个人收入的变化对主观幸福的影响48-53
- 第三节 幸福悖论均衡解的推导53-63
- 一、模型的假设54-56
- 二、均衡解的推导56-63
- 第四章 学术结论及政策启示63-66
- 附录66-69
- 参考文献69-74
- 后记7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琪丽;劳动者的收入满足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7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9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