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
本文关键词:滇中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联系 地缘经济关系 匹配分析 滇中城市群
【摘要】: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两者分别从不同的维度来探讨城市间相互作用,而两者的匹配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对城市群发展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改,测算滇中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量。以不同城市为中心,运用欧氏距离法研究滇中城市群内部四州市间地缘经济关系的动态变化。对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匹配分析,发现滇中城市群内部存在三类"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类型,提出了加强合作的建议。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华文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联系 地缘经济关系 匹配分析 滇中城市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63046)
【分类号】:F061.5
【正文快照】: 0引言大规模的城镇群体化现象是城市体系经济联系作用与地域空间扩展下的结果,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准确判断是制定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在资源稀缺性及国家财政有限性的前提下,每个城市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都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都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各城市之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进德;赵雪雁;张方圆;;安徽省合肥和芜湖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2 邓春玉;;城市群际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以珠三角建设全国重要经济中心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3 丁洪建;;基于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城市经济区划分[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4 朱英明,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1期
5 邓春玉;;基于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的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3期
6 张学波;武友德;骆华松;;地缘经济关系测度与分析的理论方法探讨——以云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4期
7 尚正永;白永平;;赣州市1小时城市经济圈划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1期
8 温志宏;广西地缘经济关系的评价[J];广西财专学报;1998年01期
9 徐茜;;省际外联经济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年04期
10 李林,李树丞,叶文忠;湖南省地缘经济关系评价及区域经济发展策略[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云龙;刘小鹏;常瑞敏;;银川都市圈城市流强度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刘承良;田颖;梁滨;;武汉城市圈产业经济的系统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3 施建刚;裘丽岚;;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城市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4 江进德;赵雪雁;张方圆;;安徽省合肥和芜湖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5 喻微锋;蒋团标;刘yN;;滇中城市群与北部湾城市群比较分析——基于城市流视角的城市群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6期
6 刘承良;熊剑平;张红;;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7 朱顺娟;郑伯红;;基于城市流的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联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8 邓春玉;;城市群际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以珠三角建设全国重要经济中心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9 程必定;;上海世博会后长三角城市群的功能提升[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4期
10 丁洪建;;基于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城市经济区划分[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一啸;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文强;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黄馨;哈大城市走廊演变机理与功能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曾路;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7 曹红阳;中国的世界城市发展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姜博;辽宁中部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理臣;生态网络城市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李浩;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D];重庆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2 钟海燕;赵小敏;黄宏胜;;环鄱阳湖区32城市的等级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3 朱英明,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1期
4 张莉,陆玉麒;河北省城市影响范围及空间发展趋势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1期
5 乔旭宁;杨德刚;毛汉英;张小雷;吴得文;张豫芳;;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6 姜海宁;陆玉麒;吕国庆;;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测度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7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8 邓春玉;;珠三角经济圈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9 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年01期
10 徐辉;彭萍;;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经济区划与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敦瑞;李新;;地缘经济学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2 张擎;魏津瑜;;天津与各省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分析[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贺铮;;新疆与中亚五国开展地缘经济合作必要性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23期
4 让·皮埃尔·莱曼;;为什么要提“地缘经济”?[J];中国企业家;2010年11期
5 于树一;;论中国中亚经贸合作与我国地缘经济安全的关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温志宏;广西地缘经济关系的评价[J];广西财专学报;1998年01期
7 李正;陈才;熊理然;;欧美地缘经济理论发展脉络及其内涵特征探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4年01期
8 孙晓青;欧元的国际化与欧美地缘经济之争[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06期
9 董藩;致力于创建中国的地缘经济学——评张丽君《地缘经济学导论——从民族经济到地缘经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10 金玉国;江苏省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J];江苏统计;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飞;;基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视角的云南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黎鹏;;促进地缘经济区的合作开发,提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伍;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三个模式[N];学习时报;2000年
2 万毅;《西部开发与我国地缘经济安全研究》[N];甘肃日报;2002年
3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郭可为;美欧俄“制裁战”加剧地缘经济动荡[N];上海证券报;2014年
4 张屹峰 上海社科院国关所地区合作室副主任;地缘经济战略转型:超越短期和局部利益[N];文汇报;2013年
5 杨书强 孙久生 王猛;“地缘经济”鼓了宁津人钱袋[N];德州日报;2010年
6 俄罗斯地缘经济与全球问题研究院院长 Э.科切托夫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强晓云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张海冰 俄联邦政府直属高等经济学院教授 п.莫基阿斯 钱宗旗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欧亚所副研究员许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恩远 张树华 徐海燕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杜永明;在新历史节点上谋求合作升级[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于丽雯;各级干部要善于理性思考[N];无锡日报;2008年
8 彭锋;中心与周边[N];美术报;2014年
9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成;亚信峰会 泛亚协作构建亚洲安全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记者 刘凯;以全局眼光科学谋划狠抓落实[N];运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军;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锴;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何祥武;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视角的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曾路;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娇媚;构筑中国的地缘经济安全[D];吉林大学;2007年
2 黄慧;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正青;地缘经济视角下的西藏经济政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4 聂明;论中国周边地缘经济战略[D];南昌大学;2013年
5 冯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俄朝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萍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缘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金素;地缘经济学视角下的中俄石油合作与博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胡阳;新疆与中亚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王满;中国地缘经济时空格局演变及其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郭丽娜;地缘经济背景下的中俄石油合作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05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0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