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流动:公共性呈现的结构性困境及其转换机制
本文关键词:“乡-城”流动:公共性呈现的结构性困境及其转换机制
【摘要】:公共性的实现至少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观念的普遍性和真实性。然而,在中国乡村社会中的语境中,公共性的呈现面临熟人社会中以父权(延伸为长老权、继而宗族权)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困境。这一社会结构体现的不平等及其随之而来的支配关系遮蔽了观念表达的真实性和普遍性。而村民的"乡-城"流动改变了父权的支配格局,个人从这一权力体系下解放出来,言论的普遍性和真实性得到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流动消解了阻碍乡村社会中公共性呈现的社会结构。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关键词】: 农民工 熟人社会 公共性 乡村治理
【基金】: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动的共同体——农民工与一个村庄的变迁研究”(编号:11CSH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62.6
【正文快照】: 中国农村如果按照Shue的说法,存在着以国家权威为中心的,代表官方的官僚系统和承担着实际的管辖权的地方性系统1。作为中国行政组织末梢的中国乡村成了实际治理的最基层单位,村庄治理因而成了中国基层研究的热门话题。作为治理内涵的公共性在学术研究中受到关注应是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剑涛;;公共与公共性:一个概念辨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6期
2 张领;成晨;;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改革之路——基于农民“乡-城”流动模式的分析[J];农村经济;2013年05期
3 张领;高力克;;共同体视阈下的新农村建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叶本乾;村庄精英:村庄权力结构的中介地位[J];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博玫;;“日常叙事”审美与《紫罗兰》表述方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魏彩霞;杜维明论现代新儒家的自我定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9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翼;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6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同顺;村民自治中的党“政”关系及其出路[J];调研世界;2001年10期
2 高力克;哈耶克的道德进化论与中国当代道德转型问题[J];学术月刊;2004年08期
3 吴飞;中国农村社会的宗教精英──华北某县农村天主教活动考察[J];战略与管理;1997年04期
4 吴清军;乡村中的权力、利益与秩序——以东北某“问题化”村庄干群冲突为案例[J];战略与管理;2002年01期
5 郭正林;家族、党支部与村委会互动的政治分析[J];战略与管理;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英;;21世纪中国乡村治理发展浅议[J];农村经济;2006年11期
2 苗树彬;王天意;;困惑与出路——“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专家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05期
3 党国英;;乡村治理现代化必先要城乡一体化[J];农村经营管理;2009年11期
4 高焰明;;乡村治理沿革[J];农村工作通讯;2009年21期
5 邓幸俊;;社会转型期利益博弈下乡村治理模式透视——以赣南乡村治理为例[J];老区建设;2009年18期
6 苏敬媛;;从治理到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理论的提出、内涵及模式[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9期
7 赵杰;王春播;屈霞;傅丽衡;;关于改革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若干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年09期
8 彭德远;母赛花;李明辉;;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治理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年15期
9 陈林;乡村治理的新思路[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09期
10 徐湘林;三农”问题困扰下的中国乡村治理[J];战略与管理;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福营;;当代乡村治理变迁的特点和经验——以建国60年来的浙江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唐正繁;;我国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探析[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3 郭书田;;乡镇政府改革与乡村治理[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银华;陈霄;;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格局的变化与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德芳;;民国时期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以河北定县为例[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韩冰;;关于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7 伍军;;乡村治理过程中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分析——以湖北麟村为个案[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8 苗青田;卢凤超;;浅谈完善村民自治[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9 方俊;郭正林;;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研究:安徽呈东村调查报告361[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二等奖论文摘要[A];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连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戚华海;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鲜活样本[N];南方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王秀娟;乡村治理的另一种范式[N];山西日报;2013年
3 张英洪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乡村治理要强化维护发展农民基本权利[N];农民日报;2014年
4 风云;乡村治理需要一分“泥土气”[N];绍兴日报;2014年
5 ;以法治推进乡村治理[N];经济日报;2014年
6 毛哲山;控制乡村治理真空下的黑恶势力膨胀[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党国英;乡村治理现代化必先要城乡一体化[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8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吕德文 贺雪峰;中国乡村治理六十年[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朱迅W,
本文编号:731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31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