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中外“自然资源基金”制度比较及改革建议

发布时间:2017-08-24 15:03

  本文关键词:中外“自然资源基金”制度比较及改革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资源基金 地方政府 资源收益 代际分配 可持续发展


【摘要】: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亚伯达省自然资源基金和中国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制度的比较表明,尽管都以资源收益作为基金最初的收入,但在基金的运作模式、分配方式上中外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地方政府将自然资源收益用于短期投资的行为,产生了中国式"资源诅咒"。约束这一行为应着眼于自然资源收益的代际分配制度建设。决策目标长期化、决策过程公众化、决策结果透明化有利于这一制度促进代际公平分配。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关键词】自然资源基金 地方政府 资源收益 代际分配 可持续发展
【基金】:财政部税政司和亚洲开发银行项目“中国资源税费改革研究”(项目编号:7862-0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研究”(项目编号:12&ZD047)的中间成果
【分类号】:F062.1
【正文快照】: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困境,尤其是资源富集地区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受到“资源诅咒”(邵帅、齐中英,2008)。在发展经济学中,对“荷兰病”典型案例研究发现,资源开采引起货币贬值,并传导到制造业部门,阻碍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志勇;;关于资源税改革的若干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11期

2 张复明;景普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及其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3 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4 施文泼;贾康;;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整体配套改革:国际比较视野[J];改革;2011年01期

5 山西省财政厅课题组;;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政策效应与完善研究[J];山西财税;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雅;黄斌;贾敬禹;;白于山区能源开发对当地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2 潘晓莉;;关于“资源诅咒”效应的文献综述[J];才智;2009年22期

3 贾会娟;赵春霞;;“资源诅咒”:青海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避开的陷阱[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年02期

4 张衔;吴海贤;李少武;;汶川地震后四川产业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J];财经科学;2009年08期

5 贺红艳;;矿产资源开发“强区与富民”悖论研究——以新疆煤炭资源开发为例[J];财经科学;2010年07期

6 刘庆岩;孙早;;国家意志、发展战略与市场制度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轨迹及展望[J];财经研究;2009年03期

7 应瑞瑶;周力;;资源禀赋与绿色创新——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看“荷兰病”之破解[J];财经研究;2009年11期

8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onvergence in Energy Intensity Gap and Its Economic Mechanism[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年02期

9 邵帅;齐中英;;资源税收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周莉;;资源税改革对新疆经济的预期效应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邵帅;齐中英;;“资源诅咒”视角下的东北地区能源资源开发与能源型城市经济增长[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邵帅;杨莉莉;齐中英;;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与能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孙永平;;资源的“诅咒”还是距离的“暴政”——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赵辉;;资源型经济运行研究综述[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6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要素收入分配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凯;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闫磊;中国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雄;产业集聚、空间分布与就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王中亚;“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肖涛;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黄昭昭;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崔娜;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税费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赵俊民;全国视角下的陕西省经济增长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乘;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企业家寻租视角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观敏;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的理论、模型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张育浩;资源诅咒在中国省级层面的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4 贺震川;中国西部地区“资源诅咒”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动;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进步的实证与规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浦欣;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淮蔚;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静;河南省产业贡献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武敏敏;山西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晓峰;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及环境管制的影响[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成;中国资源税费理论与实践[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韩绍初;杨益民;;对开征资源税问题的一些认识[J];财政研究;1985年02期

3 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4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5 潘伟尔;;论我国煤炭资源采矿权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与重建[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50期

6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7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8 蒲志仲;;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演变、问题与规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王恩胡;;西部人力资本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开发研究;2006年01期

10 谭江蓉;白志礼;;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政策实施效果评价[J];开发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杨;王良健;欧朝敏;;评价地方政府信用的方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年07期

2 王可为;吴盛光;;论新契约主义治理模式[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沈静;;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的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2期

4 肖建华;;地方税收竞争中公共品供给的动态博弈及应对思路[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5期

5 周建明,张道根;在治理整顿中重新认识改革[J];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6 翁华建;灰市经济:从传统模式到双轨制[J];财经研究;1991年11期

7 龙敏;经济发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及其矫正[J];桂海论丛;1998年01期

8 姬会英;政府职能转变刻不容缓[J];经济论坛;2002年04期

9 王扩建;沈承诚;;区域政府间政策取向的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年22期

10 曹洪;宋志斌;;地方政府在区域竞争力构建中的策略分析[J];天府新论;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灿;吴垠;;分权理论及其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2 武力;;1949年以后毛泽东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索[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3 武力;;1949年以后毛泽东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曾庆生;;市场化进程、地区失业率与上市公司超额雇员[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王立民;;对我国现阶段反垄断问题的思考[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6 吴宣恭;;从政府行为看经济学的影响——关于霍邱巨奖事件的理论思考[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朱柏铭;;纯公共产品性价比直接问责初探[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施戍杰;;斯密动力、国家能力与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永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与我国房地产市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10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广东经济学会会长 王s,

本文编号:731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31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7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