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
本文关键词: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
【摘要】: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风险时代,风险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话题。尤其是自人类进入现代技术社会后,技术风险的日益增多,趋于复杂,影响到更大范围和更深远的未来,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然而,在技术风险评估大力发展的同时,其自身在各个层面也渐渐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评估主体不明确、对象不全面、程序不完善以及方法不适当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和长期存在以至于不断深化,受到技术哲学和工程伦理学界的热切关注。从知识论角度看,技术风险自身蕴含着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其运动发展规律非常复杂多变,与之相比,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显得异常薄弱,技术风险评估的知识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发展。从价值观角度看,技术风险在评估中有被蓄意忽略、缩小、扭曲的情况,不同主体在对待技术风险的问题上采取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技术标准与伦理规范的矛盾、“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矛盾等。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技术风险评估的机制仍然很不健全,评估方法还有待改进,内部缺乏风险的信息反馈机制,外部公众的评估参与度很低。 在深入分析技术风险评估中思想观念冲突的基础上,本文着力探索解决观念冲突问题的有效途径,从重新建立风险理念、重新构建风险文化以及重新塑造风险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促进技术风险评估主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育技术风险的文化环境,完善技术风险管理。从技术与社会的大背景关系中,探究技术风险时代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
【关键词】:技术风险 风险评估 观念冲突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6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8-9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9-13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2 技术风险评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14-23
- 2.1 技术风险评估主体不明确14-16
- 2.1.1 技术专家还是社会大众14-15
- 2.1.2 政府机构还是非政府组织15-16
- 2.1.3 企业自身还是专业团体16
- 2.2 技术风险评估对象不全面16-18
- 2.2.1 重视局部风险而忽视系统风险16-17
- 2.2.2 重视技术本身而忽视社会风险17-18
- 2.2.3 重视眼前风险而忽视长期风险18
- 2.3 技术风险评估程序不完善18-20
- 2.3.1 风险沟通环节薄弱18-19
- 2.3.2 跟踪评估阶段缺失19-20
- 2.4 技术风险评估方法不适当20-23
- 2.4.1 传统的定量评估有缺陷20-21
- 2.4.2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问题21-23
- 3 技术风险评估问题所蕴含的观念冲突23-35
- 3.1 技术风险的认识论难题——风险的不确定性与人认知能力的差异性23-28
- 3.1.1 技术风险本身高度不确定23-24
- 3.1.2 对技术风险的认知差异显著24-26
- 3.1.3 技术风险评估活动日渐复杂26-28
- 3.2 技术风险评估的价值观矛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争28-32
- 3.2.1 事实评估还是价值评估28-30
- 3.2.2 技术标准还是伦理规范30-31
- 3.2.3 "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31-32
- 3.3 风险评估的管理学困境——科学优位还是民主先行32-35
- 3.3.1 风险评估权的配置——"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32-33
- 3.3.2 风险评估的开放性——专家权力和公民权利33-35
- 4 解决技术风险评估思想观念冲突的途径35-42
- 4.1 重新确立风险理念35-37
- 4.1.1 树立现代技术风险的演化观35
- 4.1.2 调整人与技术风险的地位35-36
- 4.1.3 增强技术风险评估活动的互动性36-37
- 4.2 重新构建预防技术风险的文化环境37-39
- 4.2.1 保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张力37-38
- 4.2.2 增进技术与伦理的相互契合38-39
- 4.2.3 平衡"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39
- 4.3 重新塑造风险管理机制39-42
- 4.3.1 探索多元民主的风险责任政治进路40
- 4.3.2 建立风险评估的对话商谈机制40-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6-47
- 致谢47-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丽萍;;基于风险事件的武器装备研制项目风险评估[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8期
2 嵇正永;;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风险评估与防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21期
3 孙青;;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对策[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8年02期
4 徐哲,冯允成,鲁大伟;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的技术风险评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6期
5 朱智钊;高永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1期
6 张健;雷培莉;;IT新产品系统开发风险评估[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09期
7 王圆圆;;开放式创新的风险与评估[J];管理学刊;2010年04期
8 刘荣;汪克夷;;企业合作创新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9年04期
9 林莉;张丽艳;;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2期
10 赵刚;叶德平;;种子期风险企业的风险评估及案例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欢;;ERP系统实施中的风险评估研究[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周建昆;林楠;黄宏伟;;某山区高速公路风险评估初步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程艳;陈会明;张静;于文莲;周新;宋乃宁;王立峰;李f^;李蕾;孙鑫;王t$;;水相环境评估常用生物标志物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卢友发;朱晓东;;我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运作模式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毛捍东;陈锋;张维明;黄金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A];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年会文集[C];2004年
6 周振宇;沈建京;;基于多Agent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模型[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杨亚伟;刘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程艳;李怀林;唐英章;王军兵;陈会明;于文莲;王立峰;孙鑫;王t$;李f^;;生物标志物在大气环境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黄亮;丁爱萍;彭小燕;黄新时;刘爱兵;;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南通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峰贵;马玉玲;魏本勇;侯光良;张镱锂;周强;张海峰;;中国陆路交通干线自然灾害风险刍议[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安全副总监、HSE部主任 田国发;危害识别:员工一个不能少[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付德友 孔博昌;港枣管道大港首站通过EN公司风险评估[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国家风险评估(16)哥伦比亚[N];中国纺织报;2009年
4 通讯员 陈军 吴建武 李湘;泰兴:稳定风险评估 化解涉检上访[N];泰州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董利平 本报记者 宋黎胜;定海风险评估为基本药物制度“护航”[N];健康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世鹏 实习生 王莹 通讯员 赵俊明 王维;风险评估势在必行[N];联合日报;2009年
7 风帆 马丹;风险评估 和谐法治的气象预报[N];宝鸡日报;2010年
8 记者 简工博;重大决策前先评估对群众影响[N];解放日报;2011年
9 刘菁;欧洲央行行长:全球金融市场风险评估水平较低[N];经济参考报;2007年
10 胡笑红;日本对“肯定列表制度”做出5项让步[N];农资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刚;中国生物质能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李宏;种业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刘经伟;植物基因工程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4 张明;城市土地整理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仇广乐;贵州省典型汞矿地区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6 刘宏业;工业系统安全管理及其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李彤;大型活动安全风险模糊评价方法及预警管理系统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王侃;基于证据理论的移动商务交易风险评估与控制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关勇;提高电能效率目的下电网企业购售电风险度量与控制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10 兰荣娟;动态联盟风险识别、评估及防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盈唐;电信运营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彭海艳;项目融资风险的识别与管理[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崔海波;军用电子信息装备研制项目的风险管理[D];复旦大学;2009年
4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任笃之;3G新产品开发项目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王旖旎;STS视野中的技术风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谢芳;基于SOM神经网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单质押业务风险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宋森涛;基于电网可靠性综合评估的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坤坤;《SPS协定》中风险评估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卜淑珍;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31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3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