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固定资本净存量时间序列按三次产业划分探索
本文关键词:省级固定资本净存量时间序列按三次产业划分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14年
省级固定资本净存量时间序列按三次产业划分探索
向健
【摘要】:一个经济体的财富总量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是资本存量,一个社会(或区域)的经济运行离不开资本,一个经济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必然有资本的介入,经济运行是建立在经济体拥有一定量的资本之上的。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资本存量数据是必不可少的,进行资本存量核算是研究宏观经济质量的关键步骤。但是核算资本存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在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都有很多困难。因此,资本存量核算的研究重点是围绕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展开的,即在理论上进行资本存量理论研究,在技术上探索资本存量核算的方法。从经济学的发展史来看,资本理论研究一直都是经济领域的关注焦点,众多学者积极参与资本理论研究,从而争议也是最多的领域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剑桥之争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资本是否可测。1951年戈登史密斯提出了永续盘存法,方法充分利用一段时期内连续的、可获得的相对可靠的一系列相关投资统计数据的时间序列,对资本存量时间序列进行推导估算。在我国经济增长及其相关研究中,资本存量数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子。目前,国内研究资本存量的文献大多关注的是全国、各省、某一行业的资本存量,对各省分三次产业的固定资本存量的研究非常少。因此,研究省级分三次产业的固定资本存量时间序列就变得非常有意义。论文从资本存量核算技术层面展开,对相关数据进行核算分析,能够发现在省区经济增长过程中三次产业的资本净存量的差异。 论文首先分析固定资本存量核算的方法,得出固定资本存量测算的基本思路;其次剖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借鉴其中的有利部分、摒除不足部分;再次推导固定资本存量的核算公式,确定核算公式中的基本变量指标,并以代表性省区为例子进行实践;最后,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代表性省区的三次产业的固定资本净存量的差别,并有他人相关研究进行比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22.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2 胡玉霞;甘肃省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1[J];甘肃农业;2005年11期
3 毛军;我国资本存量估算方法比较与重估[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5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年03期
6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7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8 孙琳琳;任若恩;;资本投入测量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9 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J];经济研究;1991年04期
10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论国营工业生产率[J];经济研究;199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樊妮;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核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传春;张雅静;;安徽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江三良;;“国进民退”论:数据内外之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徐文昕;徐家源;;我国钢铁行业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资本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葛和平;曹家和;;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R&D)投资的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5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6 杨秀艳;;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7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8 孔庆洋;余妙志;;工业深化、技术进步与金融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胡晓鹏;三次产业速度、结构的分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肖文海;;国有部门改革、劳动力市场障碍与自我就业:理论与经验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叶林祥;;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以中国经济转型为背景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姜照华;许莉;赵奥;;经济增长核算的分配理论及方法:对中国的测算[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9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10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9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琳琳;李林;;河北省资本存量的估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2 胡晓鹏;;中国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效应[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3 薛俊波,王铮,朱建武,吴兵;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9期
4 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5 邱阳,杨俊,廖冰;全要素生产率测定方法综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6 德怀特·H·珀金斯 ,陈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二)[J];管理世界;1989年01期
7 胡玉霞;甘肃省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1[J];甘肃农业;2005年11期
8 杨勇;;对中国服务业资本存量的估计:1952-2006[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毛军;我国资本存量估算方法比较与重估[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0 孙新雷;钟培武;;改革开放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资本投入[J];经济经纬;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有新规定[J];统计与咨询;2003年03期
2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简介[J];中国统计;2003年11期
3 ;国家统计局发布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J];北京统计;2003年06期
4 ;关于三次产业划分[J];四川政报;2003年25期
5 ;国家统计局实施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J];上海统计;2003年06期
6 肖京华;准确反映经济发展客观实际——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就实施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答记者问[J];江苏统计;2003年06期
7 本刊编辑部;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就实施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答记者问[J];北京统计;2003年06期
8 肖京华;准确反映经济发展客观实际——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就实施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答记者问[J];四川省情;2003年10期
9 ;三次产业划分范围[J];浙江统计;2003年06期
10 无畏;三次产业的划分[J];社会科学;198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培文;曹恒轩;;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评析[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2 ;第七章 北京市服务业若干领域循环经济分析[A];首都循环经济建设研究[C];2006年
3 许传宝;;体育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第一章 概论[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京华;[N];中国信息报;2003年
2 盛军;[N];中国商报;2003年
3 龚墒;[N];经济日报;2003年
4 记者朱剑红;[N];人民日报;2003年
5 山西省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常务委员,江南大学教授 张基温;[N];山西日报;2008年
6 记者李爱明;[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记者 王永飞;[N];人民政协报;2003年
8 ;[N];江阴日报;2005年
9 记者 张建华;[N];长春日报;2007年
10 春生;[N];中国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丽;基于复杂性的经济市场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健;省级固定资本净存量时间序列按三次产业划分探索[D];兰州大学;2014年
2 张喆;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侯小康;基于随机规划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随华;基于SSM法的铜川市产业结构特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付丽平;吉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房俊峰;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河北省人力资本发展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7 王桂阳;1990年以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对大连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军;新疆第三产业发展及其就业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9 孙志远;长三角中心城市工业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季阳;中国工业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省级固定资本净存量时间序列按三次产业划分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2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20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