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Panel Data的中国区域人均GDP收敛分析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尾 -convergence model of regional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n China is studied by using spatial Panel Data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has diffused from 1996 to 2005, the GDP per capita of China was 尾 convergence from 1996 to 2000, and the interval 尾 diffusion from 2001 to 2005. The empirical study of 尾 convergence theory is greatly affected by sample interval. In terms of policy, the national policy on narrowing the gap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should be regulat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long-term and short-term goal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71026)
【分类号】:F22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2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朱道才;吴信国;;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基于1990-2006年数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王亮;;地理空间因素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4 许传阳;唐永;王巧玲;;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5 史世莲;王媛媛;张青峰;罗倬;鱼泳;;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甘肃省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6 琚晓星;刘岳平;钟世川;;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7 何颖;齐亚伟;;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演化与政府调控[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刘峰;;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理论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许鹿;西部开发与制度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10 曲鲁宁;;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发展态势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弘;;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梁双陆;;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的理论思考[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曲博;;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贵州省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东勋;;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检验——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考察[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8 王小鲁;;区域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项松林;赵曙东;;开放型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估计与比较——对FDI作用的反思[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吴宇川;;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人力资本门槛与教育经费投入[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继伟;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中的风险预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徐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8 周娟;FDI与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9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雨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许雪剑;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永涛;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9 文红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调控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李粤;广东省城市经济差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2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3 杨晓光,樊杰,赵燕霞;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4 刘安国,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经济学动态;2001年12期
5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6 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植华;翟有龙;;四川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02期
2 卢丽春;李延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综述[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陈洪安;李国平;江若尘;;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国区域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07期
4 曾坤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5 邵扬;骆振华;姚微娜;;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的空间相关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09期
6 郑月明,曾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FDI的区域差异分析[J];经济问题;2004年12期
7 陈继勇;盛杨怿;;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8 朱兆军;;浅析就业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3期
9 高峰;;中国基础设施服务、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年08期
10 曾菊新,梁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丽;王铮;;国际旅游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张平;;论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易峥;;新世纪中国区域一体化研究构想[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罗丹程;周娟;;金融深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5 赵立雨;师萍;;基于空间计量的R&D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罗丹程;;金融深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欧明;张红波;刘钝;甄卫民;;NeQuick电离层修正模型中国区域适用性初步分析[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5卫星导航增强与完好性监测[C];2012年
8 欧明;刘钝;张红波;佘承莉;甄卫民;;NeQuick电离层修正模型中国区域修正精度初步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汪党献;王浩;马静;;中国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高超;玫琳凯:不一样的粉红色故事[N];国际商报;2008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陈晓薇 周森 潘咏 侯丽华;中国区域性主流媒体峰会在深举行[N];深圳商报;2005年
3 ;中国区域贸易地位明显上升[N];国际商报;2003年
4 李善同 冯杰 侯永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有十大趋势[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5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之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邢弘昊;B to B,,擎起电子商务大旗[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7 通讯员 周升学 记者 郭峰;中国区域首个物流师资培训基地落户传化[N];杭州日报;2006年
8 ;做好做活经济报道大有可为[N];深圳商报;2005年
9 董文杰;中国区域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将可能增多[N];中国气象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曙光;连接美好未来[N];中国电子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明;知识溢出、空间依赖与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丁艺;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陈华;中国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彭文慧;社会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陈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空间经济计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汪长球;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高远东;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吴言林;金融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融资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慧;FDI的区位选择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韩俊飞;地方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健;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金娇;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长三角经验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方祥;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姚驿宣;储蓄投资金融转化机制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健;FDI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詹士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黄s
本文编号:2337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233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