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

发布时间:2017-04-08 13:16

  本文关键词: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在世界中都名列前茅,在这些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准,其核算方法一直是经济学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变革当中,消费型的中间消耗概念应运而生。消费型中间消耗和国家的技术水平以及生产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与中间消耗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应如何改善国民经济中的中间消耗。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
【关键词】技术进步 结构变动 国民经济 中间消耗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产出的全部产品和劳动的价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一个最好的指标,其存在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财富值。而就当前的中国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主要是依靠高投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松,安义中;技术进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借鉴意义[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02期

2 张鹏;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5年12期

3 范方志,杨超;企业、政府与产业结构升级[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11期

4 彭慧蓉;;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中国自主创新制度选择[J];理论月刊;2006年11期

5 王紫菀;;浅析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J];内江科技;2007年07期

6 汪武芽;;浅析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3期

7 邹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娜娜;;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甘肃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甘肃农业;2010年08期

9 郑友敬;潘小松;;竞争、开放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动因——对澳大利亚考察的基本结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年10期

10 冯树恩;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J];学术交流;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李晓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李娅玲;;如何保持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从索洛增长模型的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3 陈宗胜;顾颉;;技术进步与劳动密集技术的选择[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4 张智勇;;再论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魏枫;;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研究:技术进步路径的视角[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6 董直庆;王林辉;;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吗[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7 梁东黎;;初次分配的要素投入结构视角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董西明;董长瑞;安家琦;宫丽华;吴书光;张英;王丽梅;;山东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因素分析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10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连升;“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研究述评[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玉亮;技术为王[N];河北日报;2011年

3 刘琴;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进结构调整[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记者 常虹;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N];秦皇岛日报;2006年

5 记者 谭江琦;技术进步活跃期来了[N];四川日报;2006年

6 记者 王漪;今年北京重大项目主打“高端高效”[N];北京商报;2009年

7 马晓芳;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记者 阿芳;依托资源开发和技术进步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9 河北省邯郸市财政局局长 牛金禄;助推技术进步 发展现代产业[N];中国财经报;2010年

10 通讯员 谢新华;巨野 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华丽转身”[N];菏泽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利;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余泳泽;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3 徐士元;基于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瑞涵;技术进步的财政激励[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5 宋京;开放经济下的技术进步[D];复旦大学;2004年

6 丁娟;技术跨越:基于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7 郭建万;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卢忠宝;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红霞;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朱翠华;技术进步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贤军;地方政府与区域技术进步[D];浙江大学;2004年

2 王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陆晓佳;我国技术进步的测度[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宣希;由“边干边学”模型试析中国“边干边学”潜力产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粟熙;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学英;制度创新与美国“新经济”[D];河北大学;2001年

7 裴旭东;中国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广成;教育投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陶珠;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速江苏技术进步的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10 朱旭森;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292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d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