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7 20:49
近年来,金融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相关研究已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金融发展在资源配置和资本形成方面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集聚效应”是指由于某一产业或者经济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并形成促进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向这个地理空间靠拢,从而导致这个地理空间范围不断形成和扩大的一个向心力。由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出现了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在某些区域或者城市集中的现象。金融集聚中心的形成是否有利于本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对周边地区金融业的发展是否有影响,以及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如何,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与实证验证。本文使用各省会城市2006-2015年的基础数据,将外部性分为金融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并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理论模型,衡量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各省会城市的金融集聚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按照各省会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划分的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也存在着显著差异。(2)就金融外部性而言,金融集聚所带来的单位面积金融产出的扩大对资本要素的流动产生了积极作用,劳动生产率相对位置、产业结构均对资本要素的流动具有促进作用,拥挤成本即人口密...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金融集聚的研究
1.2.2 有关外部性的研究
1.2.3 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1.2.4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金融集聚
2.1.2 外部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集聚论
2.2.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3 金融地域运动理论
第三章 金融集聚现状分析
3.1 各省会城市金融集聚水平测度
3.1.1 金融业增加值区位熵测算
3.1.2 因子分析法
3.2 各省会城市金融集聚现状分析
3.3 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模型介绍
4.1 空间计量理论
4.1.1 空间计量与空间统计分析
4.1.2 空间相关性
4.1.3 空间相关性检验
4.1.4 权重的确定
4.2 研究区域及指标选取
4.3 理论模型介绍
4.4 基于Moran’sI的劳动生产率的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
第五章 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资本、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2 各省会城市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2.1 金融集聚金融外部性的实证结果分析
5.2.2 金融集聚技术外部性的实证结果分析
5.2.3 金融集聚外部性在不同距离下的变化
5.3 东中西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3.1 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3.2 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3.3 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3.4 东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
5.3.5 东中西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在不同距离下的变化比较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经济下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 高小龙,杨建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1)
[2]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与中国城市群建设[J]. 郭进,徐盈之,王美昌. 经济学动态. 2016(06)
[3]金融产业集聚动力机制研究——以深圳金融业集聚为例[J]. 向海凌.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4)
[4]产业间集聚、外部性和金融服务业集聚[J]. 梁琳,李勇.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5)
[5]我国东中部地区城市群金融集聚辐射分析[J]. 何宜庆,吕弦. 生态经济. 2015(05)
[6]金融集聚的成因、演化和效应:一个综述[J]. 李冕. 财经界(学术版). 2015(02)
[7]空间溢出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J]. 张浩然. 财贸经济. 2014(09)
[8]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J]. 韩峰,王琢卓,阳立高.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2)
[9]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8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J]. 李红,王彦晓. 国际金融研究. 2014(02)
[10]基于空间模型的中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分析[J]. 豆晓利. 区域经济评论. 2013(06)
硕士论文
[1]金融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因及实证研究[D]. 张月.兰州商学院 2009
[2]金融集聚浅析以及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 马丹.华侨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64134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金融集聚的研究
1.2.2 有关外部性的研究
1.2.3 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1.2.4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金融集聚
2.1.2 外部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集聚论
2.2.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3 金融地域运动理论
第三章 金融集聚现状分析
3.1 各省会城市金融集聚水平测度
3.1.1 金融业增加值区位熵测算
3.1.2 因子分析法
3.2 各省会城市金融集聚现状分析
3.3 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模型介绍
4.1 空间计量理论
4.1.1 空间计量与空间统计分析
4.1.2 空间相关性
4.1.3 空间相关性检验
4.1.4 权重的确定
4.2 研究区域及指标选取
4.3 理论模型介绍
4.4 基于Moran’sI的劳动生产率的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
第五章 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资本、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2 各省会城市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2.1 金融集聚金融外部性的实证结果分析
5.2.2 金融集聚技术外部性的实证结果分析
5.2.3 金融集聚外部性在不同距离下的变化
5.3 东中西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3.1 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3.2 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3.3 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5.3.4 东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
5.3.5 东中西地区金融集聚外部性在不同距离下的变化比较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经济下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 高小龙,杨建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1)
[2]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与中国城市群建设[J]. 郭进,徐盈之,王美昌. 经济学动态. 2016(06)
[3]金融产业集聚动力机制研究——以深圳金融业集聚为例[J]. 向海凌.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4)
[4]产业间集聚、外部性和金融服务业集聚[J]. 梁琳,李勇.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5)
[5]我国东中部地区城市群金融集聚辐射分析[J]. 何宜庆,吕弦. 生态经济. 2015(05)
[6]金融集聚的成因、演化和效应:一个综述[J]. 李冕. 财经界(学术版). 2015(02)
[7]空间溢出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J]. 张浩然. 财贸经济. 2014(09)
[8]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J]. 韩峰,王琢卓,阳立高.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2)
[9]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8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J]. 李红,王彦晓. 国际金融研究. 2014(02)
[10]基于空间模型的中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分析[J]. 豆晓利. 区域经济评论. 2013(06)
硕士论文
[1]金融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因及实证研究[D]. 张月.兰州商学院 2009
[2]金融集聚浅析以及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 马丹.华侨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64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6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