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9 17:32
经济增长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关注的一个主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新阶段,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具有粗放式增长的特征。为使中国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对经济增长的根源了解是必须的。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由此提出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来保持经济发展,平稳的实现社会转型,建立合理的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自1978年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持续、稳定增长的新时期。本文通过索洛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实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山东省经济增长要素投入状况及其贡献率,本文的研究得出: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处于规模效益递增增长模式下,资本投入每增加1%,可使经济增长0.546,带动经济增长8.44个百分点,占经济增长的60.68%,劳动投入每增加1%,可使经济增长0.454,带动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占经济增长的8.05%。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带动经济增长4.35个百分点,31.27%的经济增长因素来源于科技进步的提高,从而透视山东省...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生产率理论综述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定义及发展
第二节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哈罗德--多马模型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索洛- 斯旺模型
第四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其经济增长模型
第五节 国内经济增长理论与方法综述
第三章 建立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下的山东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引言
第一节 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理论
第二节 半对数数学模型度量因子平均增长率
第三节 山东经济总量增长实证分析
第四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第四章 技术进步模型下的山东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引言
第一节 体现技术进步型的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山东经济增长相对效益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投资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与经济增长质量[J]. 康梅.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02)
[2]我国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消费需求力度[J]. 许经勇. 经济学动态. 2000(12)
[3]以消费启动促进经济增长[J]. 李东荣,陈彬瑞. 华南金融研究. 2000(02)
[4]地区经济结构各产业生产弹性与规模报酬分析[J]. 姚钟华,李立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01)
[5]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分析[J]. 郭金龙,张许颖.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8(09)
[6]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率分析及组织效率的改进[J]. 万迪昉,汪应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10)
[7]“科技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J]. 周方.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01)
[8]生产函数表达式的一种确定方法及其在相对效益测算中的应用[J]. 冯英浚,李成红.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2(09)
本文编号:3167879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生产率理论综述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定义及发展
第二节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哈罗德--多马模型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索洛- 斯旺模型
第四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其经济增长模型
第五节 国内经济增长理论与方法综述
第三章 建立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下的山东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引言
第一节 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理论
第二节 半对数数学模型度量因子平均增长率
第三节 山东经济总量增长实证分析
第四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第四章 技术进步模型下的山东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引言
第一节 体现技术进步型的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山东经济增长相对效益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投资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与经济增长质量[J]. 康梅.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02)
[2]我国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消费需求力度[J]. 许经勇. 经济学动态. 2000(12)
[3]以消费启动促进经济增长[J]. 李东荣,陈彬瑞. 华南金融研究. 2000(02)
[4]地区经济结构各产业生产弹性与规模报酬分析[J]. 姚钟华,李立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01)
[5]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分析[J]. 郭金龙,张许颖.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8(09)
[6]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率分析及组织效率的改进[J]. 万迪昉,汪应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10)
[7]“科技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J]. 周方.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01)
[8]生产函数表达式的一种确定方法及其在相对效益测算中的应用[J]. 冯英浚,李成红.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2(09)
本文编号:3167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6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