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集聚式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和路径优化
发布时间:2021-05-06 02:23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河北省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升级转移过程中,如何精准选择承接产业,促进产业在承接地区真正落地,带动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分析框架,为河北省集聚式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提供一种经济技术可能性,探索一条可行性路径。第一,分析河北省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的现状,得出河北省承接产业时存在的问题,分别是:产业选择不够精准、京冀之间要素流动路径受阻、河北省内要素配置低效。第二,选择河北省应承接的产业类型。第三,研究分析各要素对河北省产业集聚产生的影响,找到影响产业集聚的要素配置短板,为河北省集聚式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提供优化要素配置的着力点。第四,从三方面提出路径优化的对策建议,分别是精准选择产业类型、打通要素流动路径、优化河北省内要素配置。本文分析河北省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的现状,总结河北省集聚式承接北京市的转移产业时存在的三大问题。针对承接产业不精准的问题,本文计算京津冀三地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梯度系数、比较行业增长率,得出河北省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北京市具有转移态势、河北省具有集聚态势的产业,即河北省承接的产业...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转移理论
2.1.2 产业集聚理论
2.1.3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2.2 文献综述
2.2.1 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
2.2.2 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
3 河北省承接北京市转移产业现状
3.1 北京市产业转移的背景
3.1.1 产业转移的历史与现实基础深厚
3.1.2 北京解决“大城市病”
3.1.3 河北省经济水平落后
3.2 北京市产业转移类型
3.2.1 计划转移的产业类型
3.2.2 实际转移的产业类型
3.3 河北省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
3.3.1 承接类型
3.3.2 承接模式
3.3.3 承接效应
3.3.4 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4 河北省集聚式承接的产业类型
4.1 产业梯度系数
4.1.1 北京市分行业产业梯度系数
4.1.2 天津市分行业产业梯度系数
4.1.3 河北省分行业产业梯度系数
4.2 北京市、河北省的产业发展态势
4.2.1 指标方法
4.2.2 产业发展态势
4.3 小结
5 河北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5.1 计量模型的设定及说明
5.2 数据说明
5.3 计量检验结果及要素影响分析
5.4 小结
6 路径优化的对策建议及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路径优化的对策建议
6.1.1 精准选择产业承接类型
6.1.2 打通要素流动路径
6.1.3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异质性、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J]. 王春晖. 经济经纬. 2019(01)
[2]协同视角下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及区域间合作[J]. 王金杰,王庆芳,刘建国,李博. 经济地理. 2018(07)
[3]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J]. 孙晓华,郭旭,王昀. 管理世界. 2018(05)
[4]异质性劳动力区位选择研究进展[J]. 梁琦,李建成,陈建隆. 经济学动态. 2018(04)
[5]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现在与未来[J]. 陆铭. 经济学(季刊). 2017(04)
[6]基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的我国高校创新要素集聚度研究[J]. 迟景明,任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7]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陈雁云,邓华强.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6)
[8]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及布局优化[J]. 李然,马萌. 经济问题. 2016(01)
[9]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J]. 孙久文,姚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企业异质、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新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理论解释与动态分析[J]. 范晓莉,王振坡.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1)
博士论文
[1]制造业产业集聚理论的实证研究[D]. 陈景新.河北工业大学 2014
[2]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 殷广卫.南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1051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转移理论
2.1.2 产业集聚理论
2.1.3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2.2 文献综述
2.2.1 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
2.2.2 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
3 河北省承接北京市转移产业现状
3.1 北京市产业转移的背景
3.1.1 产业转移的历史与现实基础深厚
3.1.2 北京解决“大城市病”
3.1.3 河北省经济水平落后
3.2 北京市产业转移类型
3.2.1 计划转移的产业类型
3.2.2 实际转移的产业类型
3.3 河北省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
3.3.1 承接类型
3.3.2 承接模式
3.3.3 承接效应
3.3.4 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4 河北省集聚式承接的产业类型
4.1 产业梯度系数
4.1.1 北京市分行业产业梯度系数
4.1.2 天津市分行业产业梯度系数
4.1.3 河北省分行业产业梯度系数
4.2 北京市、河北省的产业发展态势
4.2.1 指标方法
4.2.2 产业发展态势
4.3 小结
5 河北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5.1 计量模型的设定及说明
5.2 数据说明
5.3 计量检验结果及要素影响分析
5.4 小结
6 路径优化的对策建议及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路径优化的对策建议
6.1.1 精准选择产业承接类型
6.1.2 打通要素流动路径
6.1.3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异质性、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J]. 王春晖. 经济经纬. 2019(01)
[2]协同视角下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及区域间合作[J]. 王金杰,王庆芳,刘建国,李博. 经济地理. 2018(07)
[3]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J]. 孙晓华,郭旭,王昀. 管理世界. 2018(05)
[4]异质性劳动力区位选择研究进展[J]. 梁琦,李建成,陈建隆. 经济学动态. 2018(04)
[5]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现在与未来[J]. 陆铭. 经济学(季刊). 2017(04)
[6]基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的我国高校创新要素集聚度研究[J]. 迟景明,任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7]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陈雁云,邓华强.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6)
[8]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及布局优化[J]. 李然,马萌. 经济问题. 2016(01)
[9]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J]. 孙久文,姚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企业异质、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新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理论解释与动态分析[J]. 范晓莉,王振坡.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1)
博士论文
[1]制造业产业集聚理论的实证研究[D]. 陈景新.河北工业大学 2014
[2]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 殷广卫.南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1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7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