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09:5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间的竞争和合作日益加强,生产要素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日益明显,产业集聚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产业集聚的出现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强化了区域知识的溢出,然而对于专业化和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现有的文献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在空间角度下考虑产业集聚、知识溢出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客观认识产业集聚、知识溢出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文章首先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理论部分首先介绍了产业集聚理论的概念、集聚经济的内涵及其经济效应。然后介绍了知识溢出的相关理论包括溢出的内涵、溢出的路径以及溢出的效应。最后阐述了产业集聚与知识溢出的交互作用,以及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其次,根据相关理论提出了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首先,对浙江省城市的专业化程度和多样化程度进行了测算。然后,基于域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进行了测算。通过测算发现,浙江省以省会杭州为代表的城市在产业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多样性,而以绍兴为代表的城市则表现出了高度的专业化。对溢出而言,以杭州、宁波和温州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对浙江省其他地区的经济产生了明显的辐...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二、现有研究的分歧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第五节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文章结构
一、文章的不足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二、文章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
二、集聚经济的分类
三、产业集聚效应
第二节 知识溢出的理论分析
一、知识溢出的概念
二、知识溢出路径
三、知识溢出效应
第三节 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一、知识溢出促进产业集聚
二、产业集聚强化知识溢出
第四节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增长的机制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假设
第二节 变量的选取和模型的设定
一、变量的选取
二、模型的设定
第四章 实证描述与分析
第一节 对浙江省11个地市专业化、多样化的定量测算
一、专业化的定量测算
二、多样化的定量测算
第二节 对浙江省11个地市知识溢出的测算
一、区域吸收能力的测度
二、知识溢出效应测算
三、基于区域吸收能力的知识溢出效应的测算
第三节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对浙江省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浙江省城市经济的空间分位图
二、浙江省11个地市的Moran’I值
三、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测度[J]. 韩伯棠,类骁,徐德英. 科技与经济. 2013(02)
[2]集聚与增长:理论与经验研究进展[J]. 赵祥. 工业技术经济. 2012(04)
[3]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研究[J]. 张宗庆,张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4]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吸收测度——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研究[J]. 胡彩梅,赵树宽. 中国科技论坛. 2011(12)
[5]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及比较研究[J]. 陈晓红,宋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1)
[6]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区域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 刘满凤,唐厚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8)
[7]集聚结构、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空间计量的分析[J]. 邬滋.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03)
[8]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 彭耿,刘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02)
[9]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 赵勇,白永秀. 经济研究. 2009(01)
[10]新经济地理视角中的城市集聚理论述评[J]. 李金滟,宋德勇. 经济学动态. 2008(11)
硕士论文
[1]山东省知识溢出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 艾娇.山东师范大学 2011
[2]不同产业集聚模式下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 王贵金.天津商业大学 2010
[3]全球制造网络中基于治理模式的组织学习影响机制研究[D]. 胡伊苹.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4572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二、现有研究的分歧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第五节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文章结构
一、文章的不足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二、文章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
二、集聚经济的分类
三、产业集聚效应
第二节 知识溢出的理论分析
一、知识溢出的概念
二、知识溢出路径
三、知识溢出效应
第三节 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一、知识溢出促进产业集聚
二、产业集聚强化知识溢出
第四节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增长的机制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假设
第二节 变量的选取和模型的设定
一、变量的选取
二、模型的设定
第四章 实证描述与分析
第一节 对浙江省11个地市专业化、多样化的定量测算
一、专业化的定量测算
二、多样化的定量测算
第二节 对浙江省11个地市知识溢出的测算
一、区域吸收能力的测度
二、知识溢出效应测算
三、基于区域吸收能力的知识溢出效应的测算
第三节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对浙江省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浙江省城市经济的空间分位图
二、浙江省11个地市的Moran’I值
三、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测度[J]. 韩伯棠,类骁,徐德英. 科技与经济. 2013(02)
[2]集聚与增长:理论与经验研究进展[J]. 赵祥. 工业技术经济. 2012(04)
[3]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研究[J]. 张宗庆,张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4]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吸收测度——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研究[J]. 胡彩梅,赵树宽. 中国科技论坛. 2011(12)
[5]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及比较研究[J]. 陈晓红,宋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1)
[6]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区域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 刘满凤,唐厚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8)
[7]集聚结构、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空间计量的分析[J]. 邬滋.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03)
[8]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 彭耿,刘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02)
[9]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 赵勇,白永秀. 经济研究. 2009(01)
[10]新经济地理视角中的城市集聚理论述评[J]. 李金滟,宋德勇. 经济学动态. 2008(11)
硕士论文
[1]山东省知识溢出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 艾娇.山东师范大学 2011
[2]不同产业集聚模式下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 王贵金.天津商业大学 2010
[3]全球制造网络中基于治理模式的组织学习影响机制研究[D]. 胡伊苹.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4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26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