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民公社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12-16 12:00
历史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它不能歪曲,不能颠倒,更不容忘记。农村兴办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一段不成功的插曲,应当正视,应该铭记。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回顾农村人民公社从兴办到取消的简要过程。本文先阐述人民公社如何通过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兴起,再叙述其兴起后所历经的五个阶段。一是1958年至1959年,为其初期兴办阶段;二是1960年至1961年,为其继续调整阶段;三是1962年至1965年,为其发展相对稳定阶段;四是1966年至1977年,为其发展较为波动阶段;五是1978年至1985年,为其逐步取消阶段。 第二部分:分析农村兴办人民公社的主要原因。该文先综述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农村兴办人民公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二是错误判断了我国的主要矛盾;三是对公有制理论的僵化认识;四是受特定经济条件下计划经济的影响;五是受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六是与最高领导人的始终支持分不开。 第三部分:分析取消人民公社的原因。一是表层方面的原因,即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二是深层方面的原因,即由于人民公社体制...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回顾:农村人民公社从兴办到取消的简要过程
二、 农村兴办人民公社的主要原因
1 、 苏联模式的影响
2 、 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
3 、 对公有制理论的僵化认识
4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5 、 思想上的急于求成
6 、 最高领导人的始终支持
三、 取消人民公社的原因
1 、 表层原因: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普遍推广
2 、 深层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作用
四、 启示:对公有制理论及计划经济理论的理性思考
1 、 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
2 、 要正确认识革命导师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正确实践
3 、 要正确认识斯大林模式
4 、 要高度重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在经济体制方面的重大贡献
注释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人民公社兴起的动力与理论依据[J]. 熊启珍. 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7(02)
[2]人民公社化运动及人民公社问题研究综述[J]. 张寿春.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6(03)
本文编号:353809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回顾:农村人民公社从兴办到取消的简要过程
二、 农村兴办人民公社的主要原因
1 、 苏联模式的影响
2 、 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
3 、 对公有制理论的僵化认识
4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5 、 思想上的急于求成
6 、 最高领导人的始终支持
三、 取消人民公社的原因
1 、 表层原因: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普遍推广
2 、 深层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作用
四、 启示:对公有制理论及计划经济理论的理性思考
1 、 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
2 、 要正确认识革命导师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正确实践
3 、 要正确认识斯大林模式
4 、 要高度重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在经济体制方面的重大贡献
注释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人民公社兴起的动力与理论依据[J]. 熊启珍. 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7(02)
[2]人民公社化运动及人民公社问题研究综述[J]. 张寿春.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6(03)
本文编号:3538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53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