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基于负产品视角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2 18:55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三个系统的协同发展,尤其是要协调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以同时实现的。本文主要从最小化经济增长所内生的负效用从而最大化社会福利效用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探讨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机理,从新的视角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探索。应用经济可持续增长理论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综合了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负产品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关范畴,论述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现机制。负产品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内生的,对经济、环境或社会产生负效用的物品或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制度失灵是其产生的根源。负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自然资源浪费、不良品损失、收入差距扩大和腐败等五个方面。 负产品的两种形式,即生态型负产品和社会型负产品,对经济可持续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EKC的收入水平临界值(转折点)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处理生态型负产品要考虑全要素生产率(TFPs),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投入污染治理的...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逻辑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逻辑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极限理论
        2.1.1 经济增长的资源极限
        2.1.2 经济增长的热力学极限
        2.1.3 经济增长的生态学极限
    2.2 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否可行的争论
    2.3 有关经济可持续增长模型的研究
        2.3.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基本框架
        2.3.2 经济可持续增长理论模型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负产品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3.1 负产品的特征及种类
        3.1.1 内涵
        3.1.2 特征
        3.1.3 种类
    3.2 负产品的产生根源
        3.2.1 直接根源—“市场失灵”
        3.2.2 间接根源—“政府失灵”
    3.3 负产品的评价体系
    3.4 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种类
    3.5 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现机制
第4章 生态型负产品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4.1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4.1.1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4.1.2 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
    4.2 自然资源浪费与可持续增长
        4.2.1 自然资源利用的内涵
        4.2.2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增长
        4.2.3 自然资源利用现状
            4.2.3.1 自然资源价值补偿水平偏低
            4.2.3.2 自然资源价值补偿范围过小
        4.2.4 自然资源利用问题突出的原因
            4.2.4.1 资源价格没有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及生态影响成本
            4.2.4.2 初级产品市场化与产成品政府管制并行
            4.2.4.3 财税政策与资源定价机制脱节
            4.2.4.4 资源定价机制与节能减排目标相违背
第5章 社会型负产品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5.1 不良品损失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5.1.1 产品损失对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5.1.2 服务损失对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5.2 社会不公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5.2.1 收入差别过大
        5.2.2 腐败问题突出
第6章 基于负产品视角的经济持续增长内生模型
    6.1 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冲突的主要表现
    6.2 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程度取决于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
        6.2.1 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描述
        6.2.2 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关系协调途径与条件
        6.2.3 寻求经济动力的原因
        6.2.4 负产品与经济系统的改造
        6.2.5 扩大经济系统的两部门划分与经济分析
    6.3 考虑负产品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内生模型
        6.3.1 理论假设
        6.3.2 原有经济部门
        6.3.3 附加经济部门
        6.3.4 消费者行为
        6.3.5 均衡分析
        6.3.6 结论
    6.4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分析
        6.4.1 数据说明
        6.4.2 单位根检验
        6.4.3 协整性检验
    6.5 政策含义
第7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2.1 可能的创新
        7.2.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3 政策启示
        7.3.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市场机制和参与机制
            7.3.1.1 鼓励各企业用成熟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7.3.1.2 构造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工业结构
            7.3.1.3 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7.3.1.4 提倡文明消费
        7.3.2 建立有效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7.3.2.1 按边际机会成本制定自然资源价格
            7.3.2.2 完善现有的资源税费制度
            7.3.2.3 改变政府对资源性产品的定价
            7.3.2.4 保护自然资源原产地利益
            7.3.2.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7.3.3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7.3.3.1 重视产品安全,改进产品质量
            7.3.3.2 提高顾客满意度,加快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
            7.3.3.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7.3.3.4 推动反腐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清单
致谢



本文编号:3798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798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0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