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运用Theil指数对新疆入境旅游经济2001—2011年时空尺度上的总差异、地带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近11年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地带内差异、市际差异以及北疆地带内差异演变趋势相同,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北疆地带间差异和东疆地带内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南疆地带内差异有较微小幅度下降趋势;东疆地带间差异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南疆地带间差异演变趋势较平稳.在空间尺度上,非均衡性是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在此阶段的特征,地带内差异是市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北疆地带内差异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各地带间差异都较大,其中北疆与南疆地带间差距最大.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入境旅游 新疆
【基金】:新疆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XJEDU010613C01)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0引言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对新疆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由于在旅游设施、旅游资源赋存、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差异.认识和研究新疆入境旅游经济的差异,对于制订新疆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调控政策,新疆入境旅游业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德根;陈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5期
2 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3 王建军;;基于Theil指数的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1期
4 马燕;;近十年来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5 叶护平,韦燕生;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系统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7 周玉翠,陆玉麒,谢江红;我国国际旅游的区域差异[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9期
8 唐留雄;中国国际旅游业地域非均衡增长研究[J];经济问题;2003年11期
9 姜海宁;陆玉麒;吕国庆;;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9年01期
10 左停;余蕾;齐顾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及其结构分析[J];农村经济;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世河;;黄山市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性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2 高超;陆玉麒;;江苏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3 张学文;丁正山;;江苏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4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基于SPSS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辽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郑晓宇;;中国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文瑚霞;毛端谦;王海燕;;江西省旅游经济空间特征的初步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9 马耀峰;孙学强;李君轶;;广东入境旅游流递进扩散转移特征[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10 甘永萍;;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旭生;李永文;;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实证演化研究与R/S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2 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影响因素分析[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杨勇;;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差异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5 田大江;刘家明;王润;;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中国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王雪晶;沈和江;王敏;;我国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的地区差异与空间特征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楠;;山东省17地市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邓祖涛;;我国旅游收入差异的因子和空间双重解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宋玉蓉;;中国旅行社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卢丽文;王毅;;湖北省入境旅游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任瀚;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何效祖;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唐晓云;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宇;广西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孟倩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雅丽;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奉伟;森林公园游客环境态度与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苑景雪;浙江省入境旅游非均衡性空间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闫玮;河南省国内旅游流空间扩散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夏苗;延安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苏燕;湖北省游动率时空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丽丽;湖北省乡村旅游的区域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成林;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省际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王敬武;区域旅游业横向实力分析——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指数初探[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马耀峰;孙学强;李君轶;;广东入境旅游流递进扩散转移特征[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4 甘永萍;;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5 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6 曾国安;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3期
8 郭利平,陈忠暖;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3期
9 汪德根;;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2期
10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鸿;中国入境旅游的灰色预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傅云新,张成杰;山东省入境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17期
3 吴国清;上海城市入境旅游及竞争力探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宋鸿;陈晓玲;;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国入境旅游增长空间格局[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5 ;2019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J];稀土信息;2006年01期
6 生延超;;国外居民旅游需求对中国入境旅游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四川入境旅游研究课题组;贾松青;;加快四川入境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6期
8 陈福义;生延超;;国外居民旅游需求对中国入境旅游贸易增长的影响[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杨锦权;王迎新;;中国入境旅游的产业地位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10 吴国春;牛伟丽;;黑龙江省入境旅游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入境旅游流变化的惯性与风险规避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管开宇;蒲英霞;黎新亮;;江苏省入境旅游人流量地级市尺度空间分布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基于网络分析的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及动因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毓;孙根年;;东部沿海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振亭;马耀峰;李君轶;刘宏盈;;基于功能分析的我国入境旅游流区域差异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张凌云;庞世明;孙琼;;2011年北京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2012年
7 张建融;左红丽;;加强系统培训 发展入境旅游[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8 冷显鹏;;环渤海沿海地区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魏颖;马耀峰;张佑印;;我国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规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胡柏叶;孙静春;常琳;;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涛;我省入境旅游形势喜人[N];安徽经济报;2005年
2 马莉;中欧协议为入境旅游助力[N];国际商报;2003年
3 记者 马振华;西藏入境旅游逐步升温[N];光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周岩森;入境旅游蛋糕何时能够做大[N];河南日报;2003年
5 记者 周岩森;快速启动我省入境旅游[N];河南日报;2003年
6 周岩森;入境旅游处在突破前夜[N];河南日报;2003年
7 记者 孙玉波;上半年我国入境旅游保持强劲增长[N];经济参考报;2002年
8 ;我国入境旅游强劲增长[N];人民日报;2002年
9 吕中 王颖;去年我省入境旅游逆势走高[N];新华日报;2002年
10 记者 胡蓉 实习生 代学敏;省旅游局调研我市入境旅游[N];常德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庞闻;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玉娟;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的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亚娟;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与城市目的地响应耦合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宏盈;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现红;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驱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辉;新疆入境旅游演变模式研究与对策分析[D];新疆大学;2008年
2 马牧晨;湖北省入境旅游需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孝丽;基于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分析的山东省入境游市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4 彭翌婷;经济非均衡发展下的我国入境旅游供给市场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陈书星;广东省入境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梁冬晗;基于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张艳茹;基于分形视角的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颖;上海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转移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新妮;青岛入境旅游流空间动态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10 尚林;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98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09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