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文化旅游地空间生产背景下居民社会空间感知模型与实证研究——基于对周庄古镇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7-10-29 02:14

  本文关键词:文化旅游地空间生产背景下居民社会空间感知模型与实证研究——基于对周庄古镇的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空间生产 居民社会感知 文化旅游地 周庄


【摘要】:在田野调查基础上,采用SPSS 18.0和AMOS 17.0数据统计软件对周庄文化旅游地空间生产背景下的居民社会空间感知进行了统计和处理,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居民社会空间感知模型以及不同职业和类型居民感知差异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显示:1周庄居民社会空间感知总体上存在由利益关联、价值效能和情感眷恋组成的三维结构。2在感知次序上,呈现"利益关联→价值效能→情感眷恋"递减分异规律,本质上反映了深层结构是一种经济表层→社会感知→心理感知从外而内的感知规律。居民并未因具有参与旅游开发的机会权能而表现出对旅游开发的全面认同,在社会认同感知和心理认同感知层面还未得到深入,反映的居民社会空间感知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感知结构。3不同职业和类型居民因参与旅游内容或程度不同对三维结构同样存在依次递减的分异规律,且每类群体间存在差异状态。研究认为,高质量的社会空间感知具有认知结构的全面性,居民社会空间感知结构的不平衡性对增进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凝聚力提出新的诉求,提高居民空间参与程度和感知需要从有限参与→发展参与→充分参与的路径逐步改善。研究对周庄古镇旅游理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启发。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旅游空间生产 居民社会感知 文化旅游地 周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GL0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4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47)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基金项目 浙江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项目(1040XJ2314008)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引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周庄古镇旅游开发使其空间发生了从“封闭空间”到“流动空间”再到“社会空间”的生产,原本空间形态的物理属性也更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属性[1]。这一变化对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利益关联、价值效能和情感问题带来了影响,居民的社会空间感知在一定程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波;;城市化中失地农民空间感知与身份认同——以西安城乡结合部被动失地农民为例[J];城市观察;2010年05期

2 黄燕玲;黄震方;;农业旅游地游客感知结构模型与应用——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3 汪侠;甄峰;吴小根;张洪;刘泽华;;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驱动因素——以广西阳朔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0年05期

4 李文兵;;古村落游客忠诚模型研究——基于游客感知价值及其维度视角[J];地理研究;2011年01期

5 宋伟轩;吕陈;徐e,

本文编号:1110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110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c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