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经济系统 脆弱性 面板数据 集对分析法 西部地区
【摘要】:本文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2004-2012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法评价脆弱性大小,从敏感性和应对性角度构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时空角度分析脆弱性演变特征。从总体上讲,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和脆弱性变动具有一致性,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应对性呈现出上升趋势;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应对性和脆弱性的绝对差异均在逐渐缩小,敏感性和脆弱性的相对差异在扩大,应对性相对差异在减小,但2009年以来相对差异表现出下降趋势。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590
【正文快照】: 作为敏感性行业,旅游业对于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等危机事件具有较大的脆弱性。旅游经济系统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扰动,且容易在扰动中达到不稳定状态,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都会影响旅游经济脆弱性;同时,旅游收入结构、旅游投资结构等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也会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燕雄;刘松涛;周振祥;;河北省海岸系统脆弱性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鹤;张平宇;;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红旗;都莎莎;;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综述[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4 刘平;;我国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李春艳;邓玉林;王玉宽;郭朝霞;刘武林;;江河源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生态保护[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6 邓永旺;;基于空间自相关的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分布研究[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赵德君;刘正平;熊启华;;江汉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A];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8 郝璐;王静爱;史培军;范一大;;草地畜牧业雪灾脆弱性评价——以内蒙古牧区为例[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毛怀新;任小荣;周立辉;李岩;;陇东区域地下水水质分析及脆弱性评价[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10 冯振环;王莉娜;冯领香;;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水平差异的致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王震 通讯员 李晓虎;国网甘肃电力开展安全风险和脆弱性评价[N];国家电网报;2013年
2 记者 饶爱杰;大河三角洲脆弱性调查及灾害评估技术研究项目正式启动[N];中国海洋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宪萌;基于过程模拟的越流区承压含水层脆弱性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王治平;高勘探开发油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3 谢霞;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遥感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4 乔青;川滇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刘铁冬;四川省杂谷脑河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赵乾坤;山西省水土保持功能分区及生态脆弱性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翔;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及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许兵;核素U(Ⅵ)对铀尾矿库区地下水环境污染脆弱性评价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3 毛敏;基于脆弱性视角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4 孙妍;辽宁省内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D];辽宁大学;2011年
5 王惠;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王梅;矿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土壤、植被特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曹丹琦;辽宁省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东旭;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河三角洲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9 张慧;基于多利益主体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D];西北大学;2013年
10 林立;闽东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生态脆弱性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76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17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