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建议
本文选题:乡村旅游 + 融合发展 ; 参考:《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1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不仅成为国民旅游休闲的重要方式,也成为推动"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乡村旅游存在的发展模式单一、组织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员素质亟待提升、农民利益分享机制缺失等突出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农民与资本、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关系。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has not only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national tourism and leis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rural areas". In view of the single development mode of rural tourism, the low degree of organization, the lagging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urgent improvement of personnel quality and the lack of benefit sharing mechanism of farmers, it is necessary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market, farmers and capital, et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land and non-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
【分类号】:F327;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年01期
2 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年04期
3 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年05期
4 郭文;黄震方;;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社区权能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傣族园和雨崩社区两种典型案例的调查[J];旅游学刊;2011年12期
5 左冰;保继刚;;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J];旅游学刊;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雅;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曦;城乡统筹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晶亮;;发展现代乡村旅游的作用与意义[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2 麻桃红;;河阳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3 袁香香;武邦涛;;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4 卢冲;张晓慧;;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5 李玲;;基于SWOT分析法的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6 杜艳;;基于文化生态平衡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7 杜忠潮;高霞;金萍;;关中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与妇女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8 谭利红;吕惠进;;浙江省金华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9 谢莉;刘昭云;;乡村旅游·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10 史琨;;乡村旅游·晋商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海钟;汪成忠;唐蓉;李寿田;;乡村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营造[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冯焕龙;陈晓键;;陕北地区乡村旅游思考——以陕西省延长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兰峰;周浩明;陈辉;;论以乡村休闲旅游带动农业新发展——以武汉开发区军山街为例[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小根;陈智博;宋福临;;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探讨[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6 伍卓;彭小月;;刍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之路[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载田;;休闲农业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索[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杜金娥;张光生;;乡村旅游的环境效应[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9 高林安;刘继生;梅林;;古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邓阿岚;李庆雷;郭喜梅;;民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障碍及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旅游地为对象[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孙全亮;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晓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余压芳;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韩哲英;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产业系统分析与整合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丽丽;浙江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及其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刘千慧;关于地区性家庭旅馆电子商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盛晓兰;苏州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方碧姗;乡村旅游利益主体均衡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张凡;基于生态化的乡村旅游组织形式的选择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6 祝勤玫;基于社区参与和影响感知的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顾巍;基于MIS与GIS集成的昆明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丁可武;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立虹;长沙市“农家乐”星级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哲;云南藏族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能力建设途径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伟俊;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线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张捍东;谢育敏;;试论农地征用中的农民权益保障[J];长白学刊;2006年04期
3 练红宇;关于中国农业旅游的几个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赵万一;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华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背景下的特色乡村旅游模式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3期
6 殷琳;土地使用权年限对土地增值的影响[J];城市开发;2003年08期
7 李燕茹,胡兆量;城市土地增值的动力机制与调控[J];城市问题;2000年03期
8 张向达,王询;现代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1998年03期
9 章锦河,凌善金,陆林;黟县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3期
10 郭俊胜;土地增值及其分享[J];福建学刊;199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 周坤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有限(成都)公司 杨振之;[N];中国旅游报;2011年
2 胡小平 贾晋 何官燕;[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高雅;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文政;乡村社区权力结构与乡村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强真;农地征收过程中土地价格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赵俊锐;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分析及对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周丹;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张晶晶;生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创新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王曦;城乡统筹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悦,赵福春;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方式研究[J];中国农垦经济;2004年12期
2 ;乐至县打造生猪产业全方位利益联结新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06年25期
3 马智利;易丹;;重庆民族地区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的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4期
4 梅丽珍;张新芝;;江西省“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5 何东;;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四种模式[J];当代广西;2005年04期
6 翟海;唐艺荣;;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四种模式[J];江苏农村经济;2008年09期
7 曹子坚;张鹏;;构建合同农业中农户—企业利益联结的稳态机制[J];农村经济;2009年09期
8 张秋丽;;企业—农户利益联结稳态机制的构建[J];知识经济;2010年23期
9 何东;广西农业产业化宜推行的四种利益联结模式[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刘承智;;农企利益联结方式比较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1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满龙 王洋;建立农企利益联结新模式[N];张家口日报;2014年
2 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钟平 张纯军;完善利益联结 带动农民增收[N];湖北日报;2010年
3 方炜杭;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的带动作用[N];闽商报;2013年
4 刘宏 记者 叶晓阳;龙头与基地利益联结共襄大举[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5 记者 席涓;奶业发展要实行利益联结实现多赢[N];眉山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师巧梅;企农利益联结:如何由松散迈向紧密[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记者 吴彬;特色引领 园区示范 利益联结 服务支持 推进高原现代农牧业快速发展[N];青海日报;2009年
8 记者 姬恒飞;张毅在银调研时强调:紧密利益联结促产业发展农民增收[N];银川晚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陆军;9万家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化快速发展[N];农民日报;2010年
10 谢鹏云;加大扶持力度 密切利益联结[N];甘肃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润芝;榨菜加工企业与菜农利益联结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丁兆禄;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
3 王泽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化利益联结的策略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79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07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