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考试导师,参考书目

发布时间:2017-01-11 17:26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重大事件意义研究——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218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1、《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七版),[美] 斯蒂芬P.罗宾斯,戴维A.德森佐,玛丽.库尔特著,毛蕴诗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2、《管理经济学》(第4版修订版),(美)彼得森,刘易斯著,吴德庆 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至10章)。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可携带计算器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型结构:

1、简述题(30分)

2、论述题(30分)

3、案例题(20分)

4、计算题(20分)

内容结构:

《管理学》内容占70分,《管理经济学》内容占30分:

1、《管理学》:导论(15分)

2、《管理学》:管理的一般领域(15分)

3、《管理学》:计划(10分)

4、《管理学》:组织(10分)

5、《管理学》:领导(10分)

6、《管理学》:控制(10分)

7、《管理经济学》:回归技术(10分)

8、《管理经济学》:生产理论与分析(10分)

9、《管理经济学》:线性规划(10分)

特别说明:本科目包括综合性的应用题型,上述考试的基本内容可能分散包括在综合性的题型中。

[1] 《旅 游学》,格德纳,里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 《旅游学概论》,吴必虎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 《旅游市场 营销》(第四版),[美]科特勒等著,谢彦君,梁春媚译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网上提供考试大纲。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可携带计算器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型结构:

1、简述题(30分)

2、论述题(30分)

3、案例题(30分)

4、计算题(10分)

内容结构:

《旅游学》、《旅游学概论》内容各占35分,《旅游市场营销》内容占30分:

1、《旅游学》:旅游学总论(15分)

2、《旅游学》:旅游业的组织(10分)

3、《旅游学》:旅游政策(10分)

4、《旅游学概论》:旅游学科(10分)

5、《旅游学概论》:节事与会展(15分)

6、《旅游学概论》:旅游公共管理(10分)

7、《旅游市场营销》:导论(10分)

8、《旅游市场营销》:团体市场的组织机构购买行为(10分)

9、《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10分)

特别说明:本科目包括综合性的应用题型,上述考试的基本内容可能分散包括在综合性的题型中。

备 注:

导师简介:

戴光全,男,1988年6月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招生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节事旅游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旅游管理专业节事旅游与会展管理方向。

一、学术、工作简历

√ 1984.09-1988.07 上海市 华东师范大学 大学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 1988.07-1998.12 云南省昆明市 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期间1998.09至1989.07参加云南省委机关讲师团(任中学教师)、1989.08至1993.08任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 院教务处职员和该校兼职教师、1993.09至1998.12为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助教、讲师

√ 1999.01-1999.08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财经学院(现云南财经大学)工作,讲师

√ 1999.09-2001.07 广东省广州市 中山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习

√ 2001.09-2004.07 广东省广州市 中山大学 博士研究生学习(获博士学位)

√ 2004.07-2006.12 广东省广州市 广州地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2007.01-2007.12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旅游会展管理系,副研究员(2006.09开始在本校任教)、硕士生导师,期间2007.01-2007.07任该系系主任

√ 2008.01-2010.08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 副研究员、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 2010.09-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 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 2011.07-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 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二、资质与教学

√ 1996年12月,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编号:965300170005922)

√ 2004年12月获得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 2008年12月获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会展管理师(高级)培训结业证(编号:09080003108) ?√ 2008年12月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会展类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编号:CCEMCT08314)

√ 2011年7月 获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主讲课程】

博士生:旅游管理研究方法(与其它教授合上)、旅游管理理论前沿(与其它教授合上)、节事研究与会展管理

硕士生:旅游管理案例研究、会展与节事旅游研究

本科生:会展业概论、节事旅游、会展节事及体育活动的策划组织及影响案例研究、会展节事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

三、社会活动与兼职

√ 2004年12月起担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2005年3月-2009年3月任广东省地理学会第十一届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

√ 2005年5月任国际节庆协会(IFEA)?中国委员会、北京节庆文化发展中心专家会员

√ 2006年2月任国际节庆协会(IFEA)?中国委员会、北京节庆文化发展中心《中国节事年鉴》编委会委员

√ 2008年7月起任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 2012年6月起任《旅游学刊》第三届学术委员(编委)

四、主要奖励与荣誉

√ 1989年7月获得云南省省级机关讲师团“优秀讲师团员” √ 1992年获“1989-1991年云南省高教学会高教研究论文三等奖”

√ 1993年9月获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 1996年9月及1997年9月连续两次获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 1997年9月被评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函授教育十周年“先进教育工作者”

√ 2002年11月,被评为中山大学2001-2002学年度优秀研究生

√ 2003年7月,,获中山大学获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论文奖励 √ 2004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2003年普通高校南粤优秀研究生

√ 2004年6月,获中山大学获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论文奖励 √ 2005年2月,被评为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最佳新人

√ 2008年7月,获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陈传康优秀旅游地理学术论文奖

√ 2010年1月,获2009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五、主持、参加研究项目(近5年)

以主要成员身份参加过《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湖北省、河南省、桂林市、苏州市等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工作,曾主持和参加省、市、县各级区域旅游规划、景区旅游规划以及旅游、会展、节事策划评估项目近50项。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软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主持其它纵向项目2项。

主持和参加了《桂林“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研究》、《湖南省洪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题研究》、《广州市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展馆案 例展示项目前期策划研究》、《2010年亚运会与广州体育旅游发展研究》、《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运城餐厅服务商选定应标文件研究》等重要项目和重大项 目的研究工作。

主持和参与的重要纵向项目包括:

1. 2009.09至2012.09 主持:节事地理学若干理论及区域发展背景下城市旅游节事影响的空间扩散研究 国家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x2jmB5091150

2. 2006.01至2008.12 主持:2010年亚运会与广州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项目编号:5301104

3. 2006.01至2007.06 主持:广东省旅游业技术水平的区域比较分析及对策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2005B70101058

4. 2004.07至2007.06 主持:广州2010年亚运会的旅游影响和对策研究(广东省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项目2004年度)

5. 2009.01至2010.12 主持: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教研项目 项目编号:x2jmY1080900

6. 2008.05至2011.05 主持:华南理工大学会展业概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项目编号:x2jmY1080850

六、参加实践规划项目(近5年)

近5年主持和参与旅游规划、各类会展节事活动策划等横向研究项目10余项:

1. 2012.07至2012.08 汕尾市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申报省示范性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综合研究汕尾市红海湾开发区旅游局

2. 2009.04至2009.10 湖南省通道县旅游发展系列规划研究 项目编号:x2jmN6090460

3. 2008.09至2009.10 三水区旅游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项目编号:x2jmN6086280

4. 2009.05至2009.07 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运城餐厅服务商选定应标文件研究 项目编号:x2jmN6090600

5. 2009.01至2009.06 广州市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展馆案例展示项目前期策划研究 项目编号:x2jmN6090010

6. 2008.10至2009.05 广州酒店业发展规划专题研究 项目编号:x2jmN6090610

7. 2007.07至2008.07 美酒河旅游总体策划 项目编号:G09N6070620

8. 2007.03至2008.03 洪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项目编号:G09N6070150

9. 2005.09至2006.09 从化良口镇联溪景区发展规划 从化良口镇政府

10. 2006.01至2007.02 珠海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战略研究、珠海海洋旅游开发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1. 2005.10至2006.06 桂林“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研究 桂林市旅游局

12. 2005.10至2006.02 桂林市旅游营销战略规划 桂林市旅游局

七、研究成果

发表旅游、会展、节事、管理等方面论文80余篇,全部论文、著作300余万字。近5年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共6部、发表SCI论文1篇、统计源和核心期刊30余篇、外文论文2篇。

(一)论文(不包括宣读而未出版的会议论文)

1991年

1. 戴光全(执笔). 从严治院加强教学秩序管理. 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1, (4)(本文获“1989-1991年云南省高教学会高教研究论文三等奖”).

1992年

2. 戴光全. 关于进一步搞好楚雄市电器成套设备厂的调查报告. 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2, (2).

3. 邢德茂, 陆金声, 戴光全. 校县挂钩兴校富县. 经济管理干部教育(北京). 1992, (4).

1994年

4. 戴光全(执笔). 我院教师教学情况调查的统计分析. 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4, (3).

1995年

5. 戴光全. 论生活资料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

础的基础”. 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5, (1).

2000年

6. 李明龙, 戴光全. 旅游资源的包装与景区景点的可持续发展.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 (3): 75-78.

7. 戴光全, 李明龙. 从科学哲学看现代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自然科学版. 2000, 21(4): 47-50.

2001年

8. 戴光全. 旅游资源创新问题的初步研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2(1): 12-14.

9. 戴光全. 基于FFII的城市旅游景观塑造:伊春市案例. 热带地理, 2001, 21(3): 251-256.

10. 保继刚, 戴光全. 评《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地理学报,2001,56(6): 744.

2002年

11. 保继刚, 郑海燕, 戴光全. 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 地理学报, 2002, 57(1): 096-107.

12. 戴光全, 吴必虎. TPC及DLC理论在旅游产品再开发中的应用——昆明市案例研究. 地理科学, 2002, 22(1): 123-128.

13. 张骁鸣, 戴光全. 恐怖主义活动对目的地国家入境旅游的影响——以土耳其为例.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3(1): 77-82, 85.

14. 陶伟, 戴光全, 吴霞. “世界遗产地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经济地理, 2002, 22(4): 487-491.

15. 陶伟, 戴光全. 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 人文地理, 2002, 17(4): 29-33.

16. 保继刚, 徐红罡, 戴光全. “告别三峡游”的影响及理论解释. 地理研究, 2002, 21(5): 608-616.

2003年

17. 郑海燕, 徐红罡, 戴光全. 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苏州为例. 人文地理, 2003, 18(2): 55-59.

18. 戴光全. 苏州市旅游发展阶段分析. 见: 保继刚, 钟新民, 刘德龄 主编. 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国际研讨会(桂林)”会议论文集, 2001年11月11-14日).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245-259.

19. 张骁鸣, 戴光全, 保继刚. 从事件旅游角度对SARS进行“后危机管理”研究(笔谈). 旅游学刊, 2003, 18(4): 7-8.

20. 戴光全. 国际会议市场细分及其特点. 中国会展, 2003(6月), (12): 44-45.

21. 保继刚, 戴光全. 西方会议会展与会议旅游——发展简

况、研究简介与国际机构. 中国会展, 2003(7月), (14): 57-59.

22. 保继刚, 徐红罡, 戴光全. “告别三峡游”的影响及理论解释. 地理研究, 2002, 21(5): 608-616. 见: 保继刚等著. 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30-38.

23. 保继刚, 郑海燕, 戴光全. 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 地理学报, 2002, 57(1): 096-107. 见: 保继刚等著. 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77-88.

24. 戴光全. 旅游关系营销:旅游营销创新的一个概念性框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4(4): 9-13.

25.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 旅游学刊, 2003, 18(5): 26-34.

26.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下). 旅游学刊, 2003, 18(6): 111-119.

27.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文献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12(4): 78-83.

2004年

28. 陶伟, 戴光全.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探析——以世界遗产地苏州为例. 载: 张广瑞主编, 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54-63.

29. 李志刚, 戴光全. 国际会议安全管理初探——以桂林2002博鳌亚洲旅游论坛为例. 旅游学刊, 2004, 19(3): 72-76.

30. 戴光全. '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旅游后续效应——节事活动的系列化运作. 社会科学家, 2004, (3): 82-84, 86.

31.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方法.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5(3): 13-16, 21.

32. 朱竑, 李鹏, 戴光全. 科技与旅游结合模式探析. 广东科技, 2004, (4): 24-26.

33. 戴光全, 张骁鸣. 生态旅游区容量控制的三维框架. 规划师, 2004, 20(11): 101-105.

34. 朱竑, 戴光全, 保继刚.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13(4): 94-101.

2005年

35. 戴光全, 杨丽娟. 体育旅游及其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6(1): 68-74.

36. 周常春, 戴光全. 大型活动的形象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博会为例. 人文地理, 2005, 20(2): 38-42.

37. 宗晓莲, 戴光全. 节事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表达及其旅游影响——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旅游人类学解读. 思想战线, 2005, 31(2): 134-140.

38.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简介与启发. 见: 徐红罡, Alan A.Lew 主编. 事件旅游及旅游目的地建设管理(2003年11月28日至30日, 湖北省宜昌市 “事件旅游及旅游目的地

建设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3-24.

39. 戴光全. 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旅游后续效应. 丽江第二届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5: 516-528.

40. 戴光全. 城市节庆活动的整合与可持续发展. 2005年北京首届"中国节庆活动国际论坛"文集. 国际节庆协会中国委员会, 北京节庆文化发展中心, 2005: 160-165.

41. 朱竑, 戴光全. 经济驱动型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东莞市为例. 旅游学刊, 2005, 20(2): 41-46.

42. 戴光全, 保继刚. 大型事件活动的特点和场馆的性质转变——昆明世博会和顺德花博会的案例. 热带地理, 2005, 25(3): 258-262.

43. 戴光全, 杨丽娟. 慎用“节庆”的名义. 中国会展, 2005, (17): 54-56.

44. 杨丽娟, 戴光全(点评).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及其产品策略研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6(5): 14-17, 99.

45. 戴光全, 杨丽娟. 花博会 让陈村如此美丽——记广东顺德陈村花博会与花经济. 中国会展, 2005, (21): 46-48.

2006年

46. 戴光全, 江璐明, 杨丽娟. 科学、规范、全面、高质、完整——广州增城市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体会. 旅游学刊. 2006, 21(2): 9-10.

47. 戴光全, 保继刚. '99昆明世博会对昆明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 人文地理, 2006, 21(1): 29-33.

48. 戴光全. 节庆: 生命之根植何处? [论坛, 答记者问] 中国会展, 2006, (9): 26-29.

49. Peng, Q., G. Q. Dai and H. Yue. The Competency Model for Middle and Senior Managers in High Star-rating Hotels in China.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06, 2(1-2): 116-129.

彭青, 戴光全, 岳辉. 中国高星级酒店中高层管理者素质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 2006, 2(1-2): 104-115.

50. 戴光全, 张骁鸣. 从TPC谈会展产品和管理的属性. 中国会展, 2006, (21): 54-55.

51. 戴光全, 保继刚. 跨境民族旅游节事的区域合作与规划——云南西双版纳案例研究. 保继刚, 徐红罡, Alan A. Lew主编. 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11: 194-207.

52. 杨丽娟, 戴光全. 桂林阳朔攀岩运动与社区旅游发展. 保继刚, 徐红罡, Alan A. Lew主编. 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11: 99-104.

2007年

53. 戴光全, 保继刚. 昆明世博会效应的定量估算——本底

趋势线模型. 地理科学. 2007, 27(3): 426-433. (6月)

54. 戴光全, 保继刚. 城市节庆活动的整合与可持续发展——以昆明市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26(4): 58-61, 78. (8月)

55. 戴光全, 宋秀卿. “大观园”的后遗症——大型会议活动“后会议效应”的调查. 中国会展, 2007, (19): 26-31. (10月)

2008年

56. 戴光全, 张骁鸣. 参展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从第四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谈起. 中国会展, 2008, (9): 46-47. (5月)

57. DAI Guangquan, BAO Jiga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grated Impact Index of Mega-event —A Case Study of Expo '99 Kunm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8, 18(3): 214–223.

2009年

58. 戴光全, 张骁鸣. 关注大型节事活动对于节事学科与节事教育的影响. 旅游学刊. 2009, 24(1): 7-8.

59. 戴光全, 陈欣. 旅游者摄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内容分析. 旅游学刊, 2009, 24(7): 71-77.

60. 戴光全, 张骁鸣. 风景区规划中的社区旅游理论源流探讨. 中国园林, 2009, 25(7): 39-42.

61. 戴光全, 陈欣, 刘丹萍. 后现代时尚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基于某时尚杂志网上论坛的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114-120.

62. 陶伟, 戴光全. 城市游憩系统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考. 规划师, 2009, 25(10): 94-96.

63. 戴光全, 陈欣. 国际NGO在中国——艾滋病合作项目个案的社会人类学观察. 社会科学家, 2009, (9): 100-103.

2010年

64. 朱竑, 戴光全. 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理念?原则?目标[J]. 旅游学刊, 2010, 25(6): 6-7.

65. Dai, Guangquan, Bao, Jigang and Chen, Xin. Event Impacts Assessment: A Model Based on Media Content Analysis of Expo '99 Kunming and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10, 6(2): 183-201.

66. 戴光全, 陈欣. 亚运前的广州:“骑呢”景观. 景观设计学, 2010, (2): 40-43.

67. 戴光全, 陈欣. 广州上下九的视觉表征分析——以互联网营销图片为例. 人文地理, 2010, 25(5): 148-153, 91.

68. 戴光全, 陈欣. 因特网视角下的中国展览业时空特点. 地理研究, 2010, 29(12): 2143-2154.

2011年

69. 戴光全. 中国节事旅游:发展?问题?展望 (Event

Tourism in China: Developments?Problems?Prospects). 旅游规划与设计——节事?城市?旅游专辑 (EVENT CITY TOURISM)主旨文章,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6-14. (5月)

70. 戴光全, 陈欣. 广西西关的视觉表征分析——以互联网营销图片为例. 见: 楼嘉军, 党宁, 李丽梅主编. 聚焦都市旅游:管理?遗产?教育.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158-164. (8月)

71. 戴光全, 梁春鼎. 重大事件官方网站的旅游推介研究. 见: 楼嘉军, 党宁, 李丽梅主编. 聚焦都市旅游:管理?遗产?教育.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31-338. (8月)

72. 戴光全, 梁春鼎. 基于IPA模型的广东科学中心游客感知研究.热带地理, 2011, 31(5): 496-501, 537. (9月)

2012年

73. 戴光全, 左平, 雷嫚嫚, 梁春鼎. 广交会参展商的空间分异研究——基于第109届参展商的分析. 热带地理, 2012, 32(1): 72-78. //2012-01-15

74. 戴光全, 左平, 肖璐. 1995至2010年中外节事研究的比较和启示. 人文地理, 2012, 27(2): 17-25. //2012-04-15

75. 戴光全, 雷嫚嫚, 谭健萍. 因特网视角下中国节事活动的特征及产业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3): 47-56. //2012-05-15

76. 左平, 戴光全.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的国内旅游教育研究. 载: 李力, 宋海岩. 2011世界酒店与旅游管理教育峰会论文集.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37-44. //2012-05-00

77. 戴光全, 梁春鼎. 基于扎根理论的节事场所依赖维度探索性研究——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地理科学, 2012, 32(7): 777-783. //2012-07-15

78. 冯娴慧; 戴光全. 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 旅游学刊, 2012, 27(8): 104-111. //2012-08-06

79. 戴光全, 谭健萍. 基于报纸媒体内容分析和信息熵的广交会综合影响力时空分布. 地理学报, 2012, 67(8): 1109-1124. //2012-08-15

80. 戴光全, 肖璐 于区域联系和IPA的节事游客地方认同空间特征——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人文地理, 2012, 27(4): 115-124. //2012-08-15

81. Dai, Guangquan, Bao, Jigang and Chen, Xin. Event Impacts Assessment: A Model Based on Media Content Analysis of Expo '99 Kunming and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IN: Xiao, Honggen (editor).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China Touri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145-163. ISBN: 978-0415697538.

82. 戴光全, 梁春鼎, 陈欣. 基于扎根理论的节事场所与会展场馆场所依赖差异研究——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和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为例. 地理研究, 2012, 31(9): ??-??.

//2012-09-00(已录用、待发表)

83. 戴光全, 梁春鼎.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重大事件意义研究——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旅游学刊, 2012, 27(10): ??-??. 2012-10-06(已录用、待发表)

84. 雷嫚嫚, 戴光全. 公众对亚运场馆的情感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 体育学刊, 2012, 19(5): ??-??. 2012-09-00(已录用、待发表)

85. 戴光全, 肖璐. 节事游客地方认同的特征研究——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载: 第七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旅游与人地环境”国际会议(2011年7月13-15日?湖南?张家界)论文集, ??-??//2012-11-00(已录用、待发表)

?

(二)著作

独著、第一作者、主编、第一译者论著、教材、译著7部,参编、参著著作共9部,全部著作字数合计近200多万字:

1. 戴光全著. 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7. 第一版, 32万字.

2. 戴光全 等著. 节庆、节事及事件旅游:理论?案例?策划.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9. 第一版, 25万字.

3. 戴光全, 张骁鸣编著. 节事旅游概论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高等教育教材).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9. 第一版, 38.1万字.

4. Mike Weed and Chris Bull 著, 戴光全 朱竑 主译, 郭淳凡 校译. 体育旅游. Sports Tourism : Participants, Policy and Providers.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3.第一版,27万字.

5. 戴光全, 马聪玲 主编. 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1.第一版, 29.1万字.

6. 戴光全. 旅游经济学. 昆明: 昆明商业学校内部油印教材, 1990年2月, 6万字.

7. 戴光全. 市场学讲义(一)、(二). 昆明: 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内部油印教材, 1994年9~10月, 15万字.

?

参编、参译论著、教材、译著9部,个人字数50余万字:

8. 戴光全. "中国节事(节庆)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 见:中国旅游研究院编. 中国旅游研究30年专家评论(1978-2008).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8月: 133-135.

9. 戴光全. "重大事件的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见:保继刚主编. 旅游研究进展(第1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 1-40.

10. 周常春, 苗学玲, 戴光全 主译. 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

析.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1. 原版:Lynn C. Harrison (Editor), Winston Husbands (Editor). Practicing Responsible Tourism: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in Tourism Planning, Policy, and Development. John Wiley & Sons, 1996(本人译校5章,共8.8万字).

11. 保继刚 等著. 城市旅游:原理?案例.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1.(本人参著2章、6.0万字: 戴光全, 周常春. 第九章 重大事件对城市旅游的影响:昆明案例;保继刚, 戴光全, 郑海燕. 第十五章 国际旅游城市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变:桂林案例).

12. 保继刚 等著. 旅游规划案例.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3年5月 (定稿人之一, 编写第三章, 4万字).

13. 保继刚 等著. 旅游区规划与策划案例(贵州赤水十丈洞旅游区规划, 戴光全; 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开发策划, 甘盟雨, 戴光全).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5.2.(本人参著2章, 4.5万字).

14. 保继刚主编.

区域旅游经济影响评价:模型应用与案例研究(戴光全参编3万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04.

15. 吴必虎等编著. 旅游学概论. 戴光全, 陈欣 参编第7章,2.8万字, 页码范围是119—138页【全书有274页】,书号978-7-300-11215-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16. 池雄标 主编. 滨海旅游理论与实践.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7 (本人参编第五章全部和第八、九章部分内容,5万字).

?

参与规划、公开出版的规划文本3部:

17. 桂林市旅游局编. 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1~2020)(保继刚教授主持).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3.

18. 湖北省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保继刚教授主持).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5.

1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游局,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西双版纳在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发展战略)(保继刚教授主持) .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1.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重大事件意义研究——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6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36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