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空间错位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14 02:24
【摘要】:以2009年和2010年中国各省区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各省区入境旅游流流量与市场份额,并结合旅游流流质指数分析各省区的旅游流质量,采用二维组合矩阵分析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空间错位。结果显示,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存在显著的省域空间错位。北京、江苏、辽宁、福建的入境旅游流流质高于流量,是正向错位,旅游流质量较高;东部的广东省,边境省区的云南、新疆,中部的湖北、安徽、河南等省发生反向错位,旅游流质量偏低。研究表明,旅游流的流量和流质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而是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佑印;马耀峰;赵现红;;中国一级城市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模式分析[J];城市问题;2008年02期

2 席建超;甘萌雨;吴普;葛全胜;;中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总体趋势与区域差异:1996~2005年[J];地理研究;2010年04期

3 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后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年06期

4 王美红;孙根年;康国栋;;中国旅游LR-NS-FA空间错位的组合矩阵分析[J];人文地理;2009年04期

5 刘志林;王茂军;柴彦威;;空间错位理论研究进展与方法论评述[J];人文地理;2010年01期

6 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7 李振亭;马耀峰;李创新;张佑印;;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变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刘宏盈;马耀峰;;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上海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为例[J];资源科学;2008年08期

9 黄沛;马耀峰;张博;;基于空间场效应的陕西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特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文勇;李冬梅;李桃;;阿坝州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包娟;崔峰;;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3 姚媛;;旅华欧洲游客旅游决策行为模式研究——以西安入境欧洲游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4 汪德根;安徽省国际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李娜;宋保平;;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分析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6 卫旭东;过渡区旅游空间成长初步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卫旭东;太白山旅游SWOT分析与客源市场分类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徐昔保,张建明,李景宜;潜在游客出游意愿调查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甘肃黄河石林景区旅游规划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赵华;马耀峰;许聪聪;;入境游客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10 石张宇;郭舒;于丽艳;;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基本特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长生;;旅游产业国际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2 崔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变化研究[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超;蒋长春;黄金火;;国内旅游市场区域发展竞争研究——以福建省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瑛;李树民;;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赵云;尚前浪;;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客源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卢丽文;王毅;;湖北省入境旅游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云;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空间结构及其整合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国安;中国分时度假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8 石美玉;中国旅游购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韦福巍;广西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朱炯翟;云南省镇雄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楚珊珊;游客空间行为影响下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婧婧;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健;珠江三角洲居民旅游偏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陈奉伟;森林公园游客环境态度与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莉;旅湘留学生跨文化旅游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潘君斌;浙江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华;马耀峰;白凯;;外国游客旅游认知行为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7年04期

2 李强;李晓林;;北京市近郊大型居住区居民上班出行特征分析[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3 张佑印;马耀峰;赵现红;;中国一级城市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模式分析[J];城市问题;2008年02期

4 谢彦君;对旅游产品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马晓龙,吴必虎;西安旅游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6 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年01期

7 章锦河,张捷,刘泽华;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8 王新生,姜友华;场论理论在经济客体地位评价中的应用——以河南省城市地位为例[J];地理科学;1997年03期

9 张文尝;我国客流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的研究[J];地理学报;1988年03期

10 王志国;物流场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地理学报;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杜彦荣;吴风宁;;我国入境旅游流的理论研究动态和方向[J];经营与管理;2011年06期

3 刘宏盈;马耀峰;白凯;贾英;;口岸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特征研究——以上海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年01期

4 程宇;;中国典型旅游城市入境旅游流的模糊聚类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8期

5 张凯;王玉芹;;基于长江流域各省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偏离——份额分析[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马晓龙;;西安旅游区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及系统调控[J];人文地理;2006年04期

7 刘宏盈;马耀峰;张娟;李创新;;入境旅游流扩散发展态势分析——以三大旅游区向陕流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8 李振亭;马耀峰;李君轶;刘宏盈;;基于空间集聚和中转指数的我国入境旅游省际功能研究[J];软科学;2008年09期

9 刘宏盈;马耀峰;郭娜;张娟;孙学强;;旅沪入境客流西向扩散转移特征及预测[J];旅游论坛;2008年05期

10 张凯;王玉芹;;基于长江流域各省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偏离-份额分析[J];旅游论坛;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洁;;入境旅游流变化的惯性与风险规避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卞显红;余芳;安锺洙;翁碧云;秦萍;金霞;;中韩建交以来中韩入境旅游流流动时空演变趋势与特征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3 何雨;廖琴;;近10年以来中国大陆国际旅游流及其变动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恩祥;;入境旅游流AQ的流动规律分析[A];第八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宏盈;马耀峰;张娟;;三大旅游圈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发展态势分析——以流向陕西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张佑印;马耀峰;;北京集聚—扩散旅游流平衡点时空转移规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振亭;马耀峰;李君轶;刘宏盈;;基于功能分析的我国入境旅游流区域差异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石新荣 邓苏勇;西部风情吸引世界目光[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新华社记者 李海堂;去年近1.5亿人次进出香港[N];中国旅游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周岩森;河南旅游开发应走新路[N];河南日报;2002年

4 邓苏勇 石新荣;西部旅游开发应走新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杭州开辟新景点[N];中国旅游报;2000年

6 邓苏勇 石新荣;西部地区生态脆弱 旅游开发应走新路[N];中国民族报;2002年

7 姜伟浩;发挥旅行社在假日旅游中的桥梁作用[N];中国旅游报;2000年

8 陆文祥 作者单位:南京市园林局;刍议南京园林旅游资源的开发[N];华东旅游报;2002年

9 王维伟、江伟;南京中山陵园推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N];华东旅游报;2002年

10 记者 黄豁;我国大力拓展洲际旅游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现红;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驱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庞闻;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宏盈;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沛;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艳茹;基于分形视角的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颖;上海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转移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范珂珂;中国入境旅游流网与空间场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5 叶如清;杭州入境旅游流空间分布与转移特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张颖;泛西安区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彦荣;中国沿海省市入境旅游流市场结构及转移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张博;中国三大旅游区向秦入境旅游流转移规律及机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京晶;我国口岸城市入境旅游流西扩散与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褚玉良;丝绸之路中国段陕甘新省区入境旅游流时空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9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79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1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