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13:19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带动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被称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朝阳产业。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供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成功与否关系到旅游业的兴盛繁荣。在旅游企业中,上市公司因其较强的融资能力和较为健全的企业制度,成为旅游企业的“领头羊”。 其中,以景区经营管理为主营业务的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代表了旅游六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游”。与其他旅游上市公司相比,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更易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政治、战争、突发事件、季节、周边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配套程度等等。已有不少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运用资产重组扩大上市公司规模,优化上市公司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的总体质量,增强上市公司实力,缓解旅游业季节性强的矛盾,抵抗旅游业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一些上市公司经过几年的重组,基本面大大改善,融资能力也得到提升,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某些上市公司为了粉饰利润进行资产重组。 2009年,随着经济的复苏,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热情渐涨,我国资产重组将出现又一轮的突破。因此,在此时对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践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以后资产重组提出建议,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本文对国内外资产重组的相关研究以及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研究进行综述;其次,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本文的资产重组概念、资产重组模式和资产重组绩效评价方法;再次,对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进行界定,在分析公司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资产重组的必要性;接着,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基本情况,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资产重组的动因和绩效;最后,从原则和策略两方面提出适合我国景区类旅游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建议,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图文】:
001年一008年我国旅游总收入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592.6
本文编号:2588771
【图文】:
001年一008年我国旅游总收入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5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新,陈德棉;上市公司不同资产重组方式绩效评价——2003年沪深两市A股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20期
2 陆国庆;中国上市公司不同资产重组类型的绩效比较——对1999年度沪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0年06期
3 王跃堂;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绩效之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1999年07期
4 袁茜;;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6期
5 雷辉;陈收;;基于长期超额收益率的不同资产重组方式绩效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6 洪金珠;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4年02期
7 邵建云;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六大动因[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4期
8 李善民,李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9 李全伦;并购中企业资产重组的本质内容:一种新诠释[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薛刚;孙根年;;2003年SARS对国内旅游影响的后评价——基于本底趋势线的31个省、市、自治区客流量损失的估算[J];经济地理;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从宝;江苏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88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8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