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地区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12:44
【摘要】: 当今国际旅游趋势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民族地区具有民俗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浓郁的文化气息,能大力发展民俗旅游,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也能使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脱贫致富。 民俗旅游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鲜明的民俗品格,独特的文化内涵,厚重的历史氛围,显著的地域差距,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对中外游客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己成为旅游业界和旅游者选择的一大热点。 伊犁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底蕴浓郁,具备了开发民俗旅游的资源优势,同时,伊犁地区市场容量、市场开拓、旅游经济地区结构也需要利用民俗资源的优势来平衡和开拓。民俗旅游项目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目前,伊犁地区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品种少、档次低、包装差,许多资源尚未得到重视和认真开发。伊犁地区民俗旅游开发急需科学的规划管理,加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宣传,树立全民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民俗氛围,使民俗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文章从分析伊犁地区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和民俗旅游开发优势入手,针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开发伊犁地区民俗旅游的相关对策。
【图文】:
绿洲文化的交融和汇合。伊犁地区民族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伊犁地区有 38 个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伊犁地区地理、民族、文化特殊性,使伊犁地区成为一片具俗文化宝藏的沃土。各民族独特的民风、民情绘制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令人心驰神(1) 多民族聚居地区伊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融合之地,,这里生活着 38 个民族,其中哈萨克、维吾尔世居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各自保留特色,形成了灿烂的伊犁地区化,被专家学者誉为“东方人种博物馆”和“东西方文化荟碎之地”。伊犁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内涵,质朴的乡土气息,厚重的历史氛围,欢愉的生活情调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生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因此,伊犁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作为一种优势资源,拥有较高的开(2)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州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东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西北部与哈萨克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593349
【图文】:
绿洲文化的交融和汇合。伊犁地区民族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伊犁地区有 38 个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伊犁地区地理、民族、文化特殊性,使伊犁地区成为一片具俗文化宝藏的沃土。各民族独特的民风、民情绘制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令人心驰神(1) 多民族聚居地区伊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融合之地,,这里生活着 38 个民族,其中哈萨克、维吾尔世居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各自保留特色,形成了灿烂的伊犁地区化,被专家学者誉为“东方人种博物馆”和“东西方文化荟碎之地”。伊犁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内涵,质朴的乡土气息,厚重的历史氛围,欢愉的生活情调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生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因此,伊犁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作为一种优势资源,拥有较高的开(2)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州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东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西北部与哈萨克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尚意,范丽娜;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探[J];国土经济;2001年02期
2 薛群慧,邓永进;论民俗风情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行为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3 马华泉,王淑娟;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4 张军;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旅游学刊;2005年05期
5 丘韬英;湖南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中的需求分析[J];旅游学刊;1994年01期
6 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1996年03期
7 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年02期
8 展舒言;;由纪念谈到旅游纪念商品[J];民俗研究;1991年03期
9 李慕寒;;试论民俗旅游的类型及其区域特征[J];民俗研究;1993年02期
10 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2593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9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