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发展的哲学思考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芳;;农家乐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条件分析——以南京浦口区乌江镇“十里农庄”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2 李志勇;仇耀辉;刘爽;;对北京妙峰山旅游资源特色分析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3 张群;;凤凰古城的保护开发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4 汪辉;吕康芝;;试论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5 于冬波;董舫;黄祖群;;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旅游规划——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6 黄新华;;鸡公山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7 刘玲;;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中的景观影响评价——以东坡赤壁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王祖良;李健;刘菊莲;赵明水;;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主体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顾筱和;;论乡村旅游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郑云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功能区划探析——以高黎贡山百花岭——江苴生态旅游区为例[J];保山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程道品;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及模型构建[D];中南林学院;2003年
3 文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4 王];东北东部林区生态旅游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5 郁小平;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张颖;经济增长中土地利用结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李丰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8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建军;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李维余;四川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蔚鹤;何瑛超;董莹;;扎龙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1期
2 周军良;钟琳平;刘臻;;永丰县生态旅游潜力及可持续发展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09期
3 张新予;;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4 梁轶;王桂霞;陈健;安广义;肖瑛;李海杰;宋丹丹;;承德西山百果庄园旅游区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5 房磊;马海;;我国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问题——以信阳出山店水库风景区为例[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6期
6 何萍;王明成;;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S1期
7 李静;;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8 本刊编辑部;;十二五: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J];太阳能;2011年02期
9 钟德明;;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管理框架的路径[J];WTO经济导刊;2011年07期
10 钟林生;;认识生态旅游[J];生命世界;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建军;王亚勋;杨仁斌;;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段世昕;;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视角[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3 杨凤梅;黄银洲;;敦煌旅游的生态学思考[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郑洲;;生态旅游: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选择[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5 顾晓艳;孟明浩;吴晓庆;;绿色景区及其产品开发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庞文治;宋先松;曹荣青;李振;;论济南市城市建设与生态旅游的协调发展——以济南市城市建设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龙玲;;湘西百年古城老司城的可持续发展初探[A];华南地区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广州)研讨会文集[C];2008年
8 冯少茹;朱明峰;贾志海;;资源型城市发展生态旅游探索——以淮南市为例[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易成波;刘娜;张斌;毛长义;黄正文;艾南山;;康定木雅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思路探索[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10 孙平;;生态旅游的思考[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发改局;论武夷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N];闽北日报;2008年
2 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 王斌;生态旅游的“开源”与“节流”[N];光明日报;2010年
3 黄志强;2002:生态旅游力促可持续发展[N];科技日报;2002年
4 李欣宇邋王子阳;大力发展生态旅游[N];吉林日报;2007年
5 实习生 赵实 本报记者 吕瑞东 李永为;打造吉林生态旅游名片[N];吉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魏晓霞;绿色之旅方兴未艾[N];中国旅游报;2009年
7 徐琦;生态旅游年能否热起来?[N];中国环境报;2009年
8 ;生态旅游不能无限宽泛化[N];消费日报;2009年
9 记者 崔财鑫 通讯员 肖胤 萧慧勤 谢晓媛 李弥园;湛江特呈岛向文明生态旅游新海岛迈进[N];南方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小润;“生态旅游”不能被泛化[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岩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胡海辉;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4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5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7 蔡自力;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陈军飞;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张周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云霞;皖西地区生态旅游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金炳雄;基于生态化发展与管理的旅游区管理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丁增富;重庆市北碚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4 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苗成凯;查干湖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章奇志;西藏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金磊;泰山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邓鑫;民俗生态旅游建筑规划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高蓉;生态自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任保平;基于生态旅游理念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95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9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