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南京城市内部景点间游客流动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4 17:37

  本文关键词:南京城市内部景点间游客流动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对旅游攻略的数据挖掘,构建景点间游客流动的关系矩阵,对流动格局、机制和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表明:1景点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市级中心景点在流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山陵为扩散型景点,而新街口、夫子庙为集聚型景点,其他大部分景点为平衡型景点。2距离对景点间流动起着重要影响,流量距离衰减特征明显;市级中心景点流动涉及面较广,对整体流动具有较强的支配作用。3景点间流动是景点流入度、流出度和景点间距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流动符合基于幂函数的威尔逊流动模型,且游客在城市内部景点间流动对距离的敏感度相对城市间、城市内部居民日常流动较低。4南京景点可划分为3个系统:中山陵景点系统、夫子庙景点系统和中心城区景点系统,并抽象出3种结构类型:单中心扩散结构、单中心集聚结构和多中心平衡结构;在流动模式上,主要流动多存在于主要节点之间,次要流动多存在于主要节点和次要节点之间以及次要节点之间,一般流动多存在于次要节点和一般节点之间以及一般节点之间。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旅游景点 流动网络 旅游攻略 城市内部 南京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107)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320712001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引言旅游流连接着目的地与客源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1],旅游流包括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流动方向、连接模式以及流量密度等基本要素[2]。学者对旅游流的概念主要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狭义概念认为旅游流更多地为人的流动,即在某一个区域上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红罡;薛丹;;旅游目的地仿生学空间关系研究——以安徽省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12期

2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刘波;;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3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J];地理学报;2010年08期

4 陈浩;陆林;郑嬗婷;;基于旅游流的城市群旅游地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5 牛亚菲,谢丽波,刘春凤;北京市旅游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与调控对策[J];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6 张佑印;马耀峰;顾静;;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动力机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7 卞显红;沙润;杜长海;;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区域内流动份额分析[J];人文地理;2007年02期

8 李振亭;马耀峰;李创新;张佑印;;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变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基于SPSS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颜磊;许学工;章小平;;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卢小琴;;休假制度变革对荆州旅游业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10年04期

4 陈刚强;;国内外旅游业集聚研究进展[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刘宏盈;马耀峰;;北京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转移特征研究[J];城市问题;2008年05期

6 刘宏盈;马耀峰;;三大都市圈与广西间入境旅游流关联度比较[J];城市问题;2009年11期

7 金霞;;对城郊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8期

8 李山;邱荣旭;陈玲;;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景区络空间关注度:时间分布及其前兆效应[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6期

9 邓丽丽;张秋娈;樊华;路紫;郭凤云;;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的差异及其检验[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3期

10 杨国良;钟亚秋;王李清潆;刘昕;;四川省旅游流空间扩散方向及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乔玮;;旅游地季节性问题与应对策略[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亚;基于旅游业外部性的公共景区定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瑛;基于旅游者行为的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组织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宏盈;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晓龙;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D];中山大学;2008年

9 张佑印;北京入境集聚扩散旅游流时空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丽君;中国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及其与客流量相关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颖洁;国内乡村度假者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闫玮;河南省国内旅游流空间扩散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刘学强;重庆环城农家乐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银铃;基于游客流视角的沪港迪斯尼乐园竞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艳艳;上海对长三角入境旅游市场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永明;中国入境旅游者多目的地空间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颖;泛西安区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京晶;我国口岸城市入境旅游流西扩散与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艳茹;基于分形视角的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延平;;旅游竞争研究:生态位角度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2 吴必虎;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蒙吉军,崔凤军;北京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李颍伯,王燕美;对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发展前景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向延平;陈友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问题探析——以湖南凤凰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年04期

6 杨雁;旅游动机和行为研究[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叶玉瑶,张虹鸥,罗晓云,李斌;中外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进展与评述[J];城市规划;2005年04期

8 肖枫 ,张俊江;城市群体经济运行模式——兼论建立“共同市场”问题[J];城市问题;1990年04期

9 张佑印;马耀峰;赵现红;;中国一级城市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模式分析[J];城市问题;2008年02期

10 邹仁爱,陈俊鸿,陈绍愿;旅游地群落: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的生态学视角[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南京城市内部景点间游客流动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4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