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乡村旅游,经过150余年的发展,内容形式日臻完善,经营管理日趋成熟,深得广大旅游者的青睐。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旅游消费需求的转变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的乡村旅游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各类乡村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到乡村地区游览观光的游客数量也大幅增长。然而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除了受历史条件、资源禀赋、经济水平等因素限制外,经营模式问题也是个关键的制约因素,甚至关乎一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成败。 经营模式是指利用一定的组织、管理等手段来整合生产要素从而获取一定收益或达到某一目标的方式或方法。具体到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由谁来经营、通过何种方式来经营以及各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如何分配等几个方面。我国的乡村旅游在经营方面存在整体规划意识不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权责不明确、约束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直接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一个合理有效的经营模式可以弱化甚至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利因素。 为了有效的克服上述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案例调查、理论结合实践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乡村旅游经营中所涉及到的主体以及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剖析,认为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构建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乡村社区、政府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合作者与竞争对手。其中前三个是与经营模式构建关系最密切的主体因素。 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结合上述关于经营概况和经营主体的分析,提出了几种典型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分散、自主经营模式;“公司+业户”模式;“社区+公司+业户”模式;整体租赁模式;村办企业开发模式;“农户+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政府+公司+业户”模式和个体农庄模式。并对前五种典型模式的优缺点、适应性和效果进行了综合剖析和评价。这些经营模式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变通使用,不可盲目套用。在第四章中,分析了两个比较成功的乡村旅游经营案例,即长岛“渔家乐”的自主经营模式和河口“胶东渔村”的“社区+公司+业户”模式,以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乡村旅游 经营模式 利益主体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综述12-17
- 1.2.1 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概况12-15
- 1.2.2 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概况15-17
- 1.3 关于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研究综述17-19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7-18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8-19
- 1.4 研究的意义19-20
- 1.4.1 理论意义19
- 1.4.2 现实意义19-20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20-21
- 第2章 乡村旅游21-33
-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21-25
-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21-24
- 2.1.2 乡村旅游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24-25
- 2.2 乡村旅游的特征及类型25-28
- 2.2.1 乡村旅游的特征25-27
- 2.2.2 乡村旅游的类型27-28
- 2.3 乡村旅游经营概况28-33
- 2.3.1 对经营模式概念的界定28-30
- 2.3.2 现有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30-31
- 2.3.3 乡村旅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31-33
- 第3章 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构建33-57
- 3.1 经营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33-40
- 3.1.1 公共产品理论33-35
- 3.1.2 产权理论35-38
- 3.1.3 利益相关者理论38-40
- 3.2 经营模式构建涉及到的主体分析40-44
- 3.2.1 乡村社区40-41
- 3.2.2 政府机构41-42
- 3.2.3 旅游企业42-43
- 3.2.4 涉及到的其他主体43-44
- 3.3 经营模式的构建类型44-57
- 3.3.1 典型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45-53
- 3.3.2 其他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53-57
- 第4章 乡村旅游典型经营模式案例研究57-64
- 4.1 自主经营模式下的长岛“渔家乐”57-60
- 4.1.1 长岛“渔家乐”发展概况57-58
- 4.1.2 对长岛自主经营模式的剖析58-60
- 4.2 “社区+公司+业户”模式的胶东渔村60-64
- 4.2.1 胶东渔村发展概况60
- 4.2.2 对胶东渔村经营模式的剖析60-64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4-67
- 5.1 主要结论64-65
- 5.2 创新与不足65
- 5.3 研究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73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向富华;金颖若;;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赵承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2年01期
3 寇蕾;黄斌;戴林琳;;乡村旅游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研究——以环洪泽湖地区为例[J];特区经济;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承华;乡村旅游及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丹丽;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婕;福建省森林人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单邵伟;“农家乐”经营户经营模式及其决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李纯锴;基于DEA模型的乡村旅游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评价[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健;当代中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柳潇;上海市都市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判定与特征识别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跃;孟屯寨乡村家庭旅馆经营模式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斌;新农村示范点的乡村旅游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9 胡永进;句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季群华;基于和谐理论的乡村旅游组织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