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商品化民族节日中表演者的角色认同与管理——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7 15:51
  现代人体验异种民族文化风情的渴求,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节庆作为民族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正随着目的地的开发而逐渐被商品化。文章引入角色、认同等相关概念,选取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泼水广场作为微观研究场所,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展现了傣族园"天天泼水节"表演者在旅游场域中的角色认同与管理过程。研究表明,在民族节庆商品化过程中,"天天泼水节"的剧班成员自身具有"东道主(当地居民)"和"表演者"双重角色,表演者自身存在基于物质空间生产和基于展演内容的角色内冲突。同时,表演者与游客之间还存在"表演者"和"观众"的角色间冲突。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隐瞒"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及与游客之间的"协调一致"保证双方互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表演者角色认同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表演者的权力话语在与游客、开发商等其他角色互动的过程中处于弱势。表演者基于地方的角色认同随着旅游发展发生改变,在此过程中,表演者主体也有意识地对地方意义进行重塑。 

【文章来源】:旅游学刊. 2015,3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商品化民族节日中表演者的角色认同与管理——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节为例


“天天泼水节”的表演形式Fig.2 The performance of“everyday water-splashing festival”

表演者,游客,少数民族


再次,旅游发展中的少数民族东道主将前台与后台区域明确划分,既成功地营销了当地的“原真性”,满足了游客的想象,又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性。“天天泼水节”表演剧班成员对自我角色认同是日常生活与表演工作亲身实践的结果,是符号的嵌入与话语的构建共同作用的结果。“天天泼水节”的表演虽然在实践中经历物质空间和展演内容与传统文化以及权力话语的冲突与对抗,但是表演剧班成员通过自行划分前台与后台的边界,控制自己的行为与话语,进而实现了从“被观赏者”到“践行者”的转变。同时,表演剧班成员突破了游客以及其他权力话语的想象,通过与外界主体联系的实践,突破了“他者”与“我者”身份的跨越。这种身份与角色的认同,是在旅游的持续影响下形成的,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本文旨在关注少数民族旅游情境下的表演剧班里的微观个体,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研究提供有益的研究视角。

傣族,景区,空间布局,区位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的傣族园景区(图1)于1999年4月开始营业,200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是云南地区集中展示傣族宗教、文化、习俗、建筑、服饰等民族特色的风景区,也是社区介入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傣族园景区将勐罕镇曼听村委会下辖的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和曼听5个自然村寨划入景区范围,将传统傣楼和5个村寨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作为展演对象,向游客展示傣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习惯。赕新年是指傣族人民在每年傣历新年(公历4月15日)的这一天,向佛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合家安康,进而以泼水作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他人的祝福,亦即泼水节[40],是傣族最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之一。傣族园景区自2000年11月起在景区总经理范W的主张下,“为了让没能在泼水节时段前来游玩的游客也能感受到泼水节的文化”(1),公司出资打造每天一场的“天天泼水节”游乐项目。本文主要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3种研究方法,并基于2012年2月、2013年1月以及2013年4月共计25天,在傣族园景区进行的田野调查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研究者首先对傣族园景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经济与空间实践进行了深入的体验式观察,并着重关注“天天泼水节”的表演时间、表演形式、表演内容等空间实践。同时,研究者还收集地方志、村落史等相关历史素材,以加深对当地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傣历新年以及当地风俗的了解。研究者深入表演剧班的后台,与部分剧班成员密切互动,建立个人友谊,以此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此外,研究者观看“天天泼水节”表演15场次,对24位表演剧班成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两位受访者访谈2次,共得到26个访谈转录。对表演剧班的访谈主要侧重3个方面的内容:(1)表演剧班成员对傣族传统泼水节以及“天天泼水节”表演的感知;(2)表演剧班成员对自己在“天天泼水节”表演中所承担的职责的认知;(3)表演剧班成员如何通过具体的空间实践来表达与展演自身的角色认同与管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品化、主体性和地方性的重构——再造的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节[J]. 吴炆佳,袁振杰.  旅游学刊. 2013(04)
[2]民族旅游中的主客互动研究: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J]. 张机,徐红罡.  思想战线. 2012(03)
[3]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适应与重构——基于哈尼族长街宴演变的分析[J]. 唐雪琼,钱俊希,陈岚雪.  地理研究. 2011(05)
[4]论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J]. 陈如霞.  贵州民族研究. 2010(02)
[5]民族认同的交往和经济规律与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华民族认同[J]. 冯光.  贵州民族研究. 2009(06)
[6]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效益及其实现途径[J]. 陈兴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7]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J]. 孙九霞.  思想战线. 2009(04)
[8]民族旅游的困惑与选择——中国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能否双赢的思考[J]. 高婕,田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6)
[9]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 马凌.  旅游学刊. 2007(10)
[10]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 艾菊红.  民族研究. 2007(04)



本文编号:3269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69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c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