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开发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08:37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尤其是作为一个全新的旅游形式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在这种趋势下,探索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在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沂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要想实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需充分其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本文以沂山风景名胜区为个案研究对象,从分析沂山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对沂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思路,希望对沂山文化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主要从以下三部分展开论述:首先,笔者根据所掌握的沂山当地资料,从文化旅游资源的分析入手,对沂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评价。继而,分析沂山文化旅游开发的条件、现状及存在问题。先从区位交通、客源市场和经济环境三方面探讨沂山文化旅游开发的条件,进一步分析沂山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总结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八点问题。最后,提出沂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思路。笔者结合前人的理论实践成果、沂山的实际情况和本文之前的分析结论,运用旅游开发学等研究方法,归结出文化旅游开发中应遵循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文化旅游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沂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 基本概况
(二) 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三) 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二、沂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条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旅游开发条件
(二) 旅游开发现状
(三) 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沂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开发原则及思路
(一) 文化旅游开发原则
(二) 文化旅游开发思路
(三) 沂山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策划
结语
附录
附录 1: 沂山文化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录 2: 沂山景点示意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若干问题研究[J]. 吴光玲.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11)
[2]中国和欧洲文化旅游比较研究[J]. 张文喜.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09)
[3]旅游目的地营销应注重发挥好三个“效应”[J]. 袁新华. 旅游学刊. 2006(07)
[4]简论大别山“红”、“绿”旅游资源组合开发策略——以河南新县为例[J]. 田至美,邵航. 资源·产业. 2006(01)
[5]剡溪山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设想[J]. 邱德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6]近10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学刊》研究评述[J]. 朱桃杏,陆林. 旅游学刊. 2005(06)
[7]平和县灵通山旅游开发策略[J]. 伍延基,侯志强. 福建地理. 2005(03)
[8]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 徐菊凤. 旅游学刊. 2005(04)
[9]西方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 吴承忠. 人文地理. 2004(06)
[10]论旅游景区开发应遵循的“十化”原则[J]. 许韶立,吕连琴. 中州学刊. 2004(06)
硕士论文
[1]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D]. 沙蕾.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福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初探[D]. 谢吉红.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5757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文化旅游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沂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 基本概况
(二) 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三) 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二、沂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条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旅游开发条件
(二) 旅游开发现状
(三) 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沂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开发原则及思路
(一) 文化旅游开发原则
(二) 文化旅游开发思路
(三) 沂山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策划
结语
附录
附录 1: 沂山文化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录 2: 沂山景点示意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若干问题研究[J]. 吴光玲.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11)
[2]中国和欧洲文化旅游比较研究[J]. 张文喜.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09)
[3]旅游目的地营销应注重发挥好三个“效应”[J]. 袁新华. 旅游学刊. 2006(07)
[4]简论大别山“红”、“绿”旅游资源组合开发策略——以河南新县为例[J]. 田至美,邵航. 资源·产业. 2006(01)
[5]剡溪山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设想[J]. 邱德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6]近10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学刊》研究评述[J]. 朱桃杏,陆林. 旅游学刊. 2005(06)
[7]平和县灵通山旅游开发策略[J]. 伍延基,侯志强. 福建地理. 2005(03)
[8]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 徐菊凤. 旅游学刊. 2005(04)
[9]西方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 吴承忠. 人文地理. 2004(06)
[10]论旅游景区开发应遵循的“十化”原则[J]. 许韶立,吕连琴. 中州学刊. 2004(06)
硕士论文
[1]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D]. 沙蕾.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福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初探[D]. 谢吉红.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5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395757.html